台湾 肖源
古典的错觉主义艺术统领艺术风潮数百年,当从赛尚开始,到杜尚的现代主义对传统艺术的彻底反叛以来,人们似乎已经把古典艺术请进了博物馆,认为错觉主义、写实艺术已经不会再回来了。
在经历了达利等超现实主义的具象艺术形式以后,艺术进入了后现代时期。1980年以来,以美国为中心,一种以回归架上绘画的新绘画价值正在成长。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讲纯粹,不限制在视觉艺术形式方面;二、尊重传统,不再排斥传统;三、非个人化,贴近大众,关心社会,以普世的理念影响创作;四、多种标准,既不是现代
也不是传统;既不是东方也不是西方的单一标准。后现代艺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现象,在如今地球村的时代,全球的艺术资源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球上的艺术家,都可拿来表现他内心的需求。在创作理念上,余春明认为;一种普世的理念正在取代个体的狭隘理念。
余春明的绘画艺术,来自他的内心、他的生活。作品从古老、纯朴的中国古民居中走出来,从压抑、苦闷的心灵中走出来,从反映生命历程和时间痕迹的斑驳墙体,到阐释中国家文化的“家庭、关爱”理念的近作,从“留住历史”而画出的大量写实的老房子,到2000年以来的“无中生有”意象绘画——通过物象的真实去表现精神的真实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余春明的心历路程,也是他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来诠释这个世界的结果。当今世界依然战乱不断,天灾人祸加上地球暖化等问题。在这个纷乱的社会里,提倡“家”的关爱和温暖,以及在作品中表达的一种宁静的感觉,成为他画中的一个特色。他从中国这个“家文化”的国家的社会理念出发,提倡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家”般和谐与关爱。他画中成片的,无边无际的房屋似乎是当今拥挤的社会写照。可是他的画中却显得十分和谐、宁静而温馨。他在展示一种人们心灵深处的乐园。一个数百年来人们梦想中的“世外桃源”。
他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均衡、单纯而宁静的社会。就像他的一位朋友,日本Sapporo株式会社前总裁金子章臣先生所说:“在经历了复杂繁忙的一天以后,来到你的画前,似乎到了另一个世界,心情宁静而遗忘了烦恼。游弋在你的画中,似乎天天都有不同的发现。”
宁静而均衡,是他希望带给人们的感觉。他画面的真实,是一种属于精神,属于心灵的真实。
现代艺术已经死了。它和古典的错觉艺术一样,也成为一种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有许多人只用现代艺术的形式而鄙弃古典艺术。余春明的创作形式来自大地,来自古民居中的古朴、斑驳的土墙、石块,来自传统的中国漆器艺术。在丰富的肌理上面,他用了古典油画中,特别是他最喜爱德伦勃朗的透明色渲染技巧,再用中国画中的线和墨韵来画形、色块、河山、石、树等技法。强烈的特殊画面肌理,在他的独特手法表达下成为了一种凝固的、梦幻般的画面:如在“心之归处:之一”中在那蓝色的宁静中有着强烈的温暖感,远处中国式的山景和小桥流水的环境提示着“天人合一”的与自然和谐的居住观念。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居住环境啊。
“心之归处:之三”以立体派手法画出了一张北褶皱了的旧纸,上面画着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化的居住环境:高山青柏环绕着小屋,山石与小屋浑然一体,屋前溪水,浮萍小鸭,居住在与自然和谐的清野之地。这种理念,似乎被高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现代人所遗忘。当发现人类的环境已被破坏到了继续下去将被开除出地球之时,人们也许会再想起古人的悠然之地来。这张被遗忘的纸再次被展开……他的作品就是这样有着普世的理念和特殊的形式。一切创造都来自内心的需要,余春明从生活和古今东西的艺术中吸取养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
余春明的创作在直觉与理性的结合之中完成。在直觉的状态下,由内心深处流出的东西驱使他去创造,他的作品在看似严谨的外表下充满了生动的随机性。耐看而且结构严谨,生动而风格鲜明是他的特点。他曾用了很多时间来画写生和研究马蒂斯的画,研究古典绘画的技巧与内涵,以及在现代解构主义的艺术中,纯粹视觉元素的均衡组合等。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独特而鲜明的作品风格,而且必须特别强调秩序感。严谨的秩序与生动鲜明的时代风格是作品价值的体现。由于他的作品在随机与理性之结合中完成,使得他的画难以模仿。他非常喜欢中国画中的二度空间,但是他又不想放弃“光”这个温暖的源头。当二度空间中有了光,就出现了三度空间,这又是他不想看到的。所以他的画大多是屋顶,用其创造一种二度半空间的效果。
余春明的新错觉主义作品,有着普世的理念与价值观,也有属于他的个人,来自他的心灵的独特形式和绘画风格。他态度严谨,强调直觉。画面真实可又不是来自现实世界的真实——它来自作者内心,有着强烈的肌理的画面却透着一种宁静感。他尊重传统,崇尚经典艺术,但又不排斥现代派。他认为现代的艺术应该是多元的全球化的时代。让我们期待他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