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散石,号含道山房主人、天柱山人、集虚斋主人、七竹堂主人。祖籍山东省平度市。
1960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画系书法学专业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会长,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专业带头人,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艺术系列美术专业高级评委会评委,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出版专著七部,主编教材九部,发表论文十余篇,作品入编书画集二十余部。作品参加第六、八、十一届全国美展及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曾先後在国内及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举办个展。多幅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对艺术家来说,既是机遇,也面临困惑。今天,地球已经成为“村落”,任何民族与文化皆无法独善其身。怎样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彰显自身的精神特质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此时需要一批有才华、有思想深度的艺术家,以冷静的心态,重新审视和梳理自身与本土文化以及时代生活的依存关系,并将自己的感受真诚、细腻地表达出来,赵宝平正是这样的艺术家。
多年以来,写字、作画之于宝平,无功利诉求,已成为他与前贤艺者交流的自觉行为,借以达到艺思畅游古今的理想状态。宝平崇尚自然,向往林泉高致的生存境界,追求身心不被物役的超脱态度。他善于在喧嚣躁动的环境中,主动地使自己的感知能力沉静下来,去发现生活细节中很多真正令人感动的部分,这种感动使他的作品显得自在而独特。他能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琐事中自然地转换到艺术创作中,状态专注而超然。对他而言,生活与艺术早已融为一体。
目下,许多人热衷于谈论所谓中国传统文脉的断裂,慨叹精神家园的缺失。然而问题并不这样简单。实际上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传承,传统中国文人的哲学观和他们所倡导的生活观已经深深地渗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这种“文化基因”绵延至今,几乎从未间断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当下的问题是,我们一方面留恋传统文化理想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则需要为中国书画艺术找到得以在今天落脚的“家园”。
宝平要寻觅的,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使人类得以“诗意的栖居”的“精神家园”。为此,他特别注意保持传统文化的脉系。他从中国书画的本体问题出发,从思想与表达的关系入手,回望传统,寻根溯源,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特别是老庄哲学中去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发的源头,以期获得中国书画发展的原动力。他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是一个鲜活的实体,而不是僵死的沉淀物。继承,并非单纯的拟古;创新,也不是简单的区别于古人的模式。最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内在精神性的理解和把握……精神可以改变形式,更可以创化形式”。(赵宝平语)艺术发展的过程乃是生命律动的过程,其发展史中的每一阶段都有着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并暗示着一种恒长性,正是这种恒长性,给艺术再造的价值取向以更高的启示。
宝平痴迷于书法艺术,在逾30年的时间里临帖摹写从未间断,长久浸淫于书法之中养成的笔法意念,以气运笔形成的气韵,自然地在作品中弥散流溢出来,书写时心灵的悸动注入笔墨间,似乎有无形的力量向外涌动,自然天成的氤氲生机,展现出十分独特的审美效果。他十分重视以书入画,在作画过程中强调书写的韵味,追求一种真正的畅神抒怀。用笔着墨力求自然,技道合一,笔随心游、心随意转,任情恣性,一切均是顺应着内在生命律动的激荡变化。“艺术可以传达生命灵性,心之畅游才是艺术境界的最高体现,所谓写意精神,更多地是在形而上的层面去感悟,给人的自由想象与直觉创造以无限的空间。”(赵宝平语)宝平在艺术创作中关注内心,关注精神,崇尚“师造化”与“师心”融合于作品中,追求笔墨的“韵得天和、气化淳风”的神韵与风骨,而这一点正体现了中国书画艺术那种“本自心源,想成形迹,道与心合”的传达本质。
宝平醉心于对历代中国画经典作品的“解读”,从元代方从义、黄公望、王蒙、倪云林、吴镇,明代董其昌、沈周到清代八大山人、石涛、高其佩等等。以此来加深对中国画传统画语的体悟,也以此保持着与传统文脉的内在联系。这种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解读”,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呈现出高古的格调与品质。所谓“解读”,不同于单纯地摹写,而是主动地从自己对经典作品的体悟入手,对于传统经典作品得悟后的升华。正如读书,在不同的时间语境下,在不同的人生时段,感悟亦不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宝平并不着意于以自己的笔墨与大师的图式混搭成一种新的风格,甚至有意弱化个人的情感表达。他在乎的是与大师的心灵沟通,寻求一种类似神遇对悟的感觉。作画至投入时恍惚有一种与先贤对坐畅谈艺术的酣畅痛快之感。他在古人的作品中自如出入的同时,特别注意保持“距离感”,同时也保持与自我的距离,因为过于强化自我便无法进行体悟与传承。
艺术家需要的是精神的强度和定力,这对于宝平而言不是问题,因为他有着笃实的性格和明确的信念。他虽然醉心于传统但却不墨守陈规,创作探索中善于进行纵面的深入与横向的比较,以开放的视野,观照东西方哲学和艺术思维的差异,从西方近现代绘画借东方艺术获得新生的经验中受到启发。同时,从东西方原始绘画精神中获取滋养,尝试从绘画的本体问题入手,融合东西方艺术,使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创化再生。特别是他近十年以来的水墨画创作,更趋抽象化、意象化特征和追求精神性的倾向。对于艺术家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在作品中宣泄自己的情感,还在于能否成为自己的旁观者,如此方能得见内心之真“象”,使作品超越技法,给观者带来“陌生感”。宝平的实验性作品就具有这种“陌生感”,这个陌生指的不是技巧或画面上的新鲜感,而是说它在风格和精神气质上给人一种难以言说和界定的感觉,这一点对于艺术创作探索而言十分重要,是一种在“边界”的游离状态,如此方能形成突破的态势。从宏观的美术史看,几乎所有流派在其初创时期都是陌生和难于界定的。
时下,热衷于对中国书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生存危机的讨论,体现出理论界和艺术家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源自多年以来我们在主观上赋予了中国书画过于沉重而夸张的使命,好像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否尽系于此。然而,即便是在“文人画”鼎盛的古时,它也只是入世为官的文人为超脱世俗、独善其身、坚守品格的道用之器,并不能承载改变时代文化命运的重任。作为“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艺术家要做的只是静下心来,回到中国书画的本体,深刻体悟中国书画的精神实质,从中国书画的原点出发,才能创化出可以立足于当代中国书画艺术新的生机。今天,当我们面对文化的碰撞和精神家园的迷失时,该怎么办?要做什么样的艺术家?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作为艺术家或许需要为此倾其一生,我们期待着宝平以他的作品做出精彩的回答。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韦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