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平

    号杏林斋,江苏南通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洛阳市书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书法作品先后30余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项大展,多次获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隶书作品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二等奖,全国第二届隶书作品展三等奖,楷书作品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

    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季平书法作品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季平书《军营短笛格言书法集(小楷)》,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季平书《牡丹赋(隶书)》,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季平小楷书《李绍山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季平书《远山诗集》等。


杏林春暖 艺苑花开

——感悟军旅书法家、兰亭奖得主季平     

文/周俊杰
一个人能在本职工作上有所作为并赢得赞赏的口碑,已经是很不容易实现的事情。如果还能在专业之外的爱好上取得专业水准并有所建树,进而得到人们的敬仰和关注,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季平长期在军队院校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是一位高职临床大夫。保障官兵的健康,为患者解除身心之疾苦是他的崇高职责和使命。作为一名军人,他崇尚敬业,追求卓越,在医疗工作岗位上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而且,他在医疗工作之余还潜心书法艺术的学习、创作和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数十次在全国书法大展中入展获奖,2009年一举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奖兰亭奖的领奖台!季平医学与书法艺术之花的并蒂绽放,不能不引起军内外对他的关注。

我和季平都工作和生活在中原大地。我在郑州,他在洛阳,虽然不在一地,但彼此比较熟悉,共同语言比较多,也谈得来,对他的书法创作和成绩也很关注。在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河南获奖作者颁奖大会上,当我给身材高大又一身戎装的季平颁奖时,真是发自内心地喜悦和钦佩。在钦佩之余,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当今书坛参赛者大多是“青风派”,中年书家大多功成名就后便淡出了书展和赛事,而季平作为军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老作者,为什么仍在积极参与并屡获大奖?他工作甚忙,又是如何处理医疗与书法、职业与爱好之间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近季平并剖析他走过的成功历程,也许对困顿中的人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杏林春暖

季平出生于濒江临海、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苏南通。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人杰地灵,历代文人荟萃。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当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书画大师王个簃、尤无曲、范曾等均出生在南通这个美丽的地方。特殊的地域文化以及乡贤和大师的艺术造化浸润着他儿时的心田,学生时代他就对书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灵性,家里的门板常是他展示书写才华的舞台,整齐漂亮的作业以及学校板报、墙报的设计抄写,常常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无形中给了他鼓励和鞭策。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他因一手漂亮的字得到乡村干部的青睐,并作为干部苗子给予培养锻炼,先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民办教师和乡政府广播站采编记者。家庭和学校的良好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锻炼,使季平领略到书写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也使他初步尝到了特长爱好在个人进步成长中的甜头。

1976年,季平怀着对军人生活的向往和到部队这所大学校成长锻炼的朴素感情,应征入伍,实现了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夙愿。

入伍后,凭着良好的天赋和优秀成绩,他先后考入或被部队领导选派到军内多所医学院校学习深造,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在校期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历年被评为“三好生”和“优等生”。走上医疗岗位后,季平更是以所学所能,履职尽责。他把解除患者身心之疾苦作为最大的快乐,把精医术、重医德,德医双馨奉为毕生追求的人生信条,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赞扬。季平并不满足于日常医疗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出色完成,还善于总结和分析临床工作经验,积累资料,撰写学术论文和经验总结。自1978年以来,他先后撰写各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临床实用价值的医学论文和经验总结三十余篇,其中在军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十余篇,参加军内外学术交流十余次。他还兼任所在学院本科学员“健康教育学”和“大学书法”的授课任务,教学效果得到学院领导和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因工作成绩突出,完成任务出色,多次立功受奖。他还先后被评为“全军健康教育先进个人”,“河南省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和总参某部“基层思想工作骨干标兵”等。

季平从戎三十余载,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军队高等学府。军校浓厚的人文环境、催人奋进的校园氛围以及军人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他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断进取,不断作为,不断创造人生价值。

艺苑花开

在医疗职业之外,季平努力攀登的另一座高峰则是书法艺术事业。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人要有本专业外的兴趣,琴棋书画,轻歌曼舞,有点业余爱好,会使人的文化品位提高,会使生活更加美好”。季平的亲历验证了上述观点。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职业与生存联系得非常紧密,而这种为谋生存而从业的内在构因,使得众多的人们放弃了职业之外的爱好,或者将职业之余的兴趣只作消遣或工作“减压”而已。季平则不然,几十年来,他一手拿听诊器,一手拿毛笔,在医学与书法的互相融合中不断寻求人生境界的升华和艺术清气的溢出。

季平学书由楷书入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书法资料的缺乏,他跟大多数书法爱好者一样,与“颜柳”为伴。“玄秘塔”、“多宝塔”、“化度寺碑”等碑帖是他临摹的范本。八十年代末他从朋友处得见“明雅宜山人王宠小楷墨迹”影印本,对其用笔圆润超逸、以拙取巧、结体疏朗萧散的艺术特点耳目一新,如获至宝。经数载临摹,初具面貌。为了检验所学效果,季平于九十年代初开始,即尝试以小楷应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军书法大赛”,首战告捷,获得二等奖。后又在“全国第一、二届正书大展”中连续入展。从此,坚定了他对书法学习和创作的信心。之后,他转益多师,遍临文徵明小楷墨迹,上溯晋唐名家小楷法帖,尤在欧阳询、褚遂良、苏东坡以及魏碑、唐志上广采博取,逐步形成了自己碑帖相融、入古出新、平中见奇的艺术风格。此阶段季平以不同风格的小楷作品先后在“全国第六、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等重要展览中入展并获奖。他的参赛作品几乎屡投屡中,弹无虚发。因此,季平在书界赢得了“小楷高手”的赞誉而被人仰慕和效法。

近些年来,季平致力于汉隶和简牍帛书的学习和创作。先后在“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好大王碑”、“西狭颂”、“石门颂”以及简帛书的临摹上用功尤勤。其隶书守汉碑法度,参简书意象,具摩崖气度,在传统、时代和个人三点交汇处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因而,一经出现,便引人瞩目,其参赛作品纷纷引来评委赞许的目光和认同的选票。近几年来,季平以隶书作品应征“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千人千作展”、“五百人精品展”、《书法》杂志“2008年中国书坛中青年书家百强榜”等重大展事,纷纷入展。2009年更是他隶书创作的丰收年,分别在“全军第二届廉政文化优秀书画作品展”中以排名第一获得一等奖,“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三等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创作奖”二等奖(隶书最高奖)。季平在书坛的频频告捷,异军突起,大器晚成,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和叹服!

艺道并进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他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季平生长在鱼米之乡,入伍后长期工作和生活在中原大地,南北方生活环境的历练和地域文化的交融,特别是军校特殊文化环境的熏染,使他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艺术潜能不断开发。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洛阳乃千年帝都,书法圣地。在中原厚重文化沃土中陶冶,在洛阳丰盛书法资源中汲取养料,是成就季平书法的文化源泉。河南是文化大省、书法强省,河南书法的环境氛围、团队精神以及雄浑博大的中原书风也感染和影响了季平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他常说自己钟情翰墨又身在中原真是福分!在他学书过程中得到许多老师和朋友的关爱,特别是洛阳德高望重的书法家寇北辰先生、德艺双馨的书法家张鹤岭先生以及已故著名书法家戴苍奇先生的指点和影响,他感恩不忘。

成就一个书法家需要天分,也需要勤奋,二者缺一不可。季平为人朴实厚道而又不乏灵性和内秀,他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印证他与书法的缘分和天分。虽然他的职业是医生,又是分管业务工作的领导,工作繁忙,但是,他忙里偷闲,苦中寻乐,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料”,这是成就他书法的秘诀之一。长期以来,季平的业余生活几乎都用在了书法的临摹和创作上,他生活中没有节假日,遇上整块时间他就抓紧书法创作,甚至几天足不出户。夜阑人静之时,正是他展卷读书、与古人法帖对话的最佳时辰。难怪邻居和熟悉他的朋友说他家的灯火常常是通明的。一年四季,无论寒冬酷暑,他从不间断法帖名碑的临摹和研习。他在2002年临摹“张迁碑”十八条屏的题款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壬戌盛夏,酷热难耐,心烦意躁,乃独上阁楼,赤膊挥毫,汗流如注,犹若桑拿。然书毕,心静身凉。挥翰不失避暑驱烦之良方也”。白色宣纸,斑斑汗迹,足见其刻苦和勤奋。

书法艺术有雅俗之分,一件优秀的作品应该既有艺术语言,又有群众语言,即雅俗共赏者才具有艺术的生命力,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季平的书法在传统基因的基础上融入了时代精神元素,其作品既具中和之美,又有正大气象,雅俗共赏。同时,从其作品透出的气息可窥测到他人文精神的流露和个性修养的综合体现。字如其人,观其作品让欣赏者有可亲可敬之感并从中得到美的回味和享受。

艺术与人的心性、品质、学养、修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人品不断地走向崇高,方有人生境界的升华;只有心性由净而慧的修证,方有心神的清灵,也才有艺术清气的溢出。正如潘天寿所云“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季平在学书过程中始终秉持人艺双修的原则,将内在的人格修炼作为从艺的基石。秉持以人生提升艺术,以艺术阐发人生,诚实悟道,潜心修行,堂堂正正地在书法艺术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当今书坛,万千气象,一位书家要保持一颗清静无为、平常淡然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心理学家认为心态是人的心理对各种信息刺激做出反应的趋势。心态决定人生的成败,影响人生的前途。社会生活中的人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艺亦然。只有甘于淡泊,耐得寂寞,远避尘俗,不为名利所累,才能呵护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灵净土和精神绿地。几十年来,季平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不计名利。当生命之舟划过知天命年之时,他更加珍惜书法创作的时间,唯恐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递增而淡化对书法艺术事业的追求,并把经常参加书法创作活动作为检验和鞭策自己的动力。

季平在书法上的成功,天资与勤奋之外,人格魅力更令人钦慕。他温文尔雅、诚实守信,有传统学士之风;他宁静淡泊、心态平和、礼让谦恭、不事张扬,显儒雅之气;他忠诚使命、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具军人之特质。季平在书坛摘取的累累硕果是他在微风细雨中收获的。高尚人品与艺品的璧合,得到部队领导和同事的赏识,受到书界同道的尊重和推崇乃情理中事也!

艺术提升灵魂,激励修身,更鼓舞敬业。季平钟爱书法艺术,更热爱医疗这一崇高的职业。当他一走上职业岗位,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患者诊疗服务工作中去。同时,医疗与书法的互补与相融,在季平的身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医学的严谨科学与逻辑思维,开启了他对书法艺术的领悟、驾驭和追求。书法艺术的点线之美以及用笔、结体、章法中多元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与和谐构成,提高了他医学实践和管理中各种复杂关系的艺术处理能力。他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职业与爱好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医术与书艺的互补共荣。

西医的鼻祖希波克拉底认为:“一切艺术中最美好、最高尚的艺术是医学”。书法则是传统艺术的瑰宝。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书法有成者,季平能与这两门艺术结缘并有所造诣和成就,不能不说是他一生的荣幸和快乐。

季平的生理年龄虽过半百,但其艺术生涯正如日中天。相信他正值收获的黄金季节,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来回报社会。我也期望季平艺苑之花开放得更加光彩夺目。

2010年5月18日深夜于中州挥云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