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建泉山水画
在中国,山水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与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地上的山水,还是画中的山水,亦或是心中的那山那水,无不表达了文人的一种心路历程,更道出了文人的修养和情操。从某方面来讲山水已经成为了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中国的山水画讲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让山水画笼罩上了一层像是宗教信仰一般神秘的气氛,也让山水画穿上了一种玄妙的文化青衫,这也让山水画更添几分深意与意境,使之成为了我们丰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满山红叶烂漫,清泉叮咚,银装素裹,春色旖旎,夏竹清脆,置身于俊逸空灵的罗建泉山水间,无论你是门内人还是门外汉都不由自主地被那山水的空灵、明净、磅礴与飘逸浸染,心也自然安静了下来。人的心境随着眼前的美景无限蔓延开来,那红叶似火的热烈,湖山急水的湍急,江流山水的俊美,峰峦松涛的苍劲,氤氲的轻雾,缓缓流淌的河水,隐约可见的房屋,还有那一树粉红都在这山林幽径中不期而遇,又似乎是似曾相识。其实,这画与画作者是息息相通,血脉相连的。
作为赏画者,你可以从罗建泉先生的山水画中读到诸多中国的文化元素,诗情与画意融会贯通,柔美与刚毅,洒脱与磅礴,沉静与飘洒,先生在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之中悟出生命存在的真谛,并将其溶于画中,寓意深厚。罗建泉先生受金陵派名师张文俊等大师指导,深得国画之精髓所在,加之自己的艺术个性在其中,在画坛中自成一家。先生之画立意精巧,既有大自然的浑厚磅礴之气势,又有归于宁静的那种淡泊;既有高山仰止,也不缺少崇敬与苍茫,当然更审美相悦而亲和的一面。“智者乐水,仁者乐水”,罗建泉先生将心中的那山水赋予画纸,画面清新雅洁,静谧舒润,清幽而灵动,这正如先生其人,不求名利得失,但求怡情悦性。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所在,罗建泉先生用笔腕力劲健,力透纸背,笔笔翔实,却又富于变化。无论是画面的气势营造,还是笔墨的经营,无不是心于物的交融,这也是画家审美感悟和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走进苍茫的山林,看群雁南飞,遍山漫野红叶似火,就像是步入了世外桃源,尘世的烦恼随之摒弃到九霄;这边是轻雾氤氲,那边是碧水流淌,空气格外清新,景色分外怡人;几株桃花点点,几只悠然小船儿垂钓在江中,天空摇曳,四处都是春的气息,春的美好,让人不仅想要亲近自然,萌生拔腿去江南的冲动,也让人不觉想起宋唐诗词中的那些,泊舟枫桥、渔晚人家。
罗建泉先生的山水画个性鲜明,笔力雄健,追求气韵,整体感强烈,充盈着一种阳刚与柔美的巧妙结合。先生的笔墨中正苍厚,却又不缺啥风流蕴藉,构图开阔灿然可睹,让观画者看后心胸舒畅,顿然开朗。
“落笔且看风雨疾,夜来檐溜作涛声”。罗建泉先生以塑造东方文化为主旋律,以自然和谐为境界,运用笔墨抒写人文气息的山水景观,让文人的思想与精神找到了一处寄托,归一,宣泄的心灵家园,成为书画家驰骋个性,张扬生命理想的一处最广阔的天地。
张煜宝
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南京市政协书画院院长、江苏省美协理事、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