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为山

    男,汉族,1962年1月出生,江苏东台人,国际著名雕塑家。

    中国美术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住建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知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暨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0年香港科技大学授予吴为山“包玉刚杰出艺术家”, 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授予“龚雪因杰出学人”,2003年获英国皇家“攀格林奖”, 2003年获颁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院士(FRBS)、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 2007年获颁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2008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2009年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最高奖),2011年获首届中华艺文奖,2012年获法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卢浮宫国际美术金奖,2014年获美国洛克菲勒“RRC首届中国艺术年度人物”,2015年获中宣部、中国文联、人社部表彰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5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1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称号,2016年获颁俄罗斯艺术科学院最高金质奖章、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荣誉正博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2016年获颁乌克兰总统基金会光荣勋章、乌克兰文化部授予吴为山“乌克兰发展勋章”,2017年当选为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颁“国际奥委会主席奖”。早年曾获“徐悲鸿奖学金·科研创作奖”“徐悲鸿奖学金·杰出校友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优秀奖等。


吴为山:讲述充满朝气的当代中国故事

观众正在观看面具作品

在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相对于把外国优秀文化“请进来”,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讲好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传播什么样的中国声音,更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课题。近期,由中国美术馆与圣伊德方索学院(博物馆)共同合作策划的“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系列展览在墨西哥成功举办,由“多维向度——中国水墨画的当代拓展”“中西融合——中国写意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转换”“大美乡情——中国民间美术精品”三个主题展组成,展出了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及当代著名美术家的作品200余件。艺术形式包括水墨画、油画、版画、雕塑,以及剪纸、皮影、面具等,是对中国当代美术和民间美术的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诠释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中国美术馆还借此机会与墨方博物馆及大学等重要的文化与教育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向墨西哥人民展示中国艺术与中国故事的文化价值观和美学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族民间艺术风采,反映当代中国艺术风貌,获得墨西哥观众的高度认可。

从“送出去” 到“请过去”

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看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如果不是“送出去”,而是被“请过去”,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吴为山说,“仅仅把文化送到各国的中国文化中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走到各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著名大学去,这样能更有效地深入到外国文化的主流中。”

在本次展览期间,吴为山应邀到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演讲。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是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在校师生达30万人。在演讲现场,不仅容纳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礼堂外还排着长长的队伍。

演讲中,吴为山结合作品用“一个点、一个空间、一座山、一根线、一颗心、一个魂”串起所有内容以吸引观众。“一个点”,就是小不点儿、雕塑《睡童》,这个最普通的孩童形象蕴含着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是爱,是人类最深沉、最温润的爱。“一个空间”,即代表着天人合一、虚怀若谷、包罗万象的——老子。“一座山”,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高山仰止的孔子,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仁者乐山。“一根线”,就是齐白石和达·芬奇的雕塑对话,齐白石高耸的拐杖像一根枯藤,连接着天和地,连接着古代、现代和未来,也连接着东方和西方。“一颗心”,就是吴为山和法兰西学院主席克罗德·阿巴吉举行的心灵对话展。“一个魂”,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群像,其作品中表现的中华魂,这些受难同胞在向世界呐喊、呼唤和平。“这‘六个一’形成了一组作品,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心愿,最终体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吴为山说。

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

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和途径上,中国美术馆经过长期的摸索,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即发动“当地人去讲中国的艺术”。

“中国有两个很重要的人物很早之前就已经来到了墨西哥,而且就在现场,虽然没有护照。”在这次墨西哥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上,吴为山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人大为疑惑、不断猜测,当他揭开谜底是“孔子和老子”时,所有人都会心大笑。吴为山感慨地说:“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只喊口号,要让代表性的人物走出去,比如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也是西方人接受并推崇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有自己的发力点,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形象和符号,还要成体系。”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常常兴师动众地使用很多人力、物力,但效果却不见得好。这种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调动,对中国美术馆来说也是一个难题。目前,中国美术馆国际部人员有限,能熟练运用不同外语交流的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语言翻译障碍的存在,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往往是有隔膜的。

在这种现状下,吴为山提出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在墨西哥,中国美术馆先期派出一两名骨干在当地培养了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150多个志愿者,让这些志愿者和他们的同胞对话,用他们的语言来讲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就这样,一个大型的国际文化交流展览,中国美术馆仅仅用10余人就完成了,虽然现在中方工作人员已经回国,但在墨西哥的展场里,却会看到这些志愿者用西班牙语讲述中国艺术的情景。这种方式,不仅是在墨西哥,近期中国美术馆在不少国际交流中已经形成惯例,让当地的民众去讲中国的艺术,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拒绝抽象概念 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交流不是开个欢迎会,然后走马观花地游览,真正的文化交流应该深入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去。”吴为山认为,假如展览是一盘端上来的好菜,那么艺术家的工作室就是不可忽视的厨房,可以看到作品的创作过程,特别是没有完成的作品更体现了其思考的过程。只有了解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步转换,才能理解艺术家心灵深处的情感世界。

让艺术家们互相走进工作室,这才是真正的交流。这也是作为艺术家的吴为山到国外交流时最喜欢的方式之一。“我到国外最喜欢三个地方,就是博物馆、大学以及艺术家工作室。”他说,去博物馆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脉络;大学总是充满朝气和创造力,艺术形态和思维都是在不断的激活状态下发展向前的,这里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勃发的生命力,甚至可预见未来;来到艺术家工作室,就是走进艺术家的心灵深处,敞开胸怀,用心灵对话。“这三个地方可以让我完整地感受到群体和个体,看到历史、现在和未来,看到这个国家在地球村中的文化坐标。”

吴为山还指出,推动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中国文化四个字,是由很多具体的人、事和作品组成的。我们不要将某些在西方价值观引领之下的丑化中国人形象的伪当代和那些昙花一现的西方潮流作为世界先进文化或主流文化吸收进来,更不要把带着瓜皮帽、穿着长袍马褂、拉着黄包车的封建文化现象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输出国门。”所以,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经过甄别和遴选,拿出最好的艺术作品,它们不仅要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还要能代表充满朝气的当代中国。

就在不久前,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带队的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与俄罗斯列宾美院在内的重要文化机构商谈未来交流合作计划。11月22日,中国美术馆与俄罗斯国立列宾绘画、雕塑与建筑艺术研究学院(列宾美术学院)签订合作意向书。我们期待,他们带回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