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宪 波
国画与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具神韵的瑰宝,他谱写了东方灿烂的文化和文明,为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很大地贡献。他诠释了佛、道、儒精神理念,以其美轮美奂的语言,实现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完美结合,承载了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及一脉相承。
书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自身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获得了较多地收获与感受,深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哲学思想,与健康长寿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现就自己对书画养生与长寿的感悟及初浅体会,分述于后。
一、书画传统锻炼的特点
“勤动身康壮,常乐寿自高”。几千年来,中国的绘画与书法是表现美学和传承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符号。而这种“符号”形成的过程,是经过了历代书画文人长久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不断探索、实践、发展而成的,形成并演化出东方大美的神韵。
1.身心修炼
书画的活动过程,就是身心双修的过程,无论临习或创作。写字或画画,手、腕、肘、胳膊、腰、腿等都在活动中,这是身体的锻炼,而在写字画画临习或创作中,都要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把思维集中到此活动中,祖国医学中心主神明,心主思维,人的思维活动是靠心脏主宰的,所以,这是对大脑及心脏的修炼,是更高层次的修炼。在临习或创作落笔前,对所创作的书法或绘画的内容、用笔、结构、章法布局等等,进行思考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中有数,这种过程既是静思的过程。当这种过程逐步升华到使你无法控制时,有一种莫名的冲动,迫使你迅速提起毛笔,在宣纸上纵横天地,一会儿漫若游龙,一会儿电闪雷鸣,痛快淋漓使你忘掉一切存在。而这种连绵不断的激情使人产生奇思妙想,让你在美妙境界中神游,心灵得到净化、愉悦、欣喜、精神抖擞、达到美的升华,进入“澄怀观道”这一步。
2.写生修炼
当我们脱离开烦杂的城市来到大自然之中,长途的疲劳即刻消失,顿感轻松了许多,被清新的空气和青山绿水所代替,从内心感觉到一种久违的放松。当大家一起徒步在蓝天下追逐、放歌、戏水,一会儿漫步竹林小道,一会儿泛舟于湖泊之中,一会写生于高山之巅,鸟语花香令人目折骨想,令人陶醉于自然当中,被那一个个令人荡气回肠的美景所倾倒。“眼下云缝见江流,云端高出显山村”。那挥动着感情生命之笔,凝聚着阳光万物之灵光,也凝聚着长途艰辛与兴奋,用飞舞流动的线条,裹挟着筋骨强、力度高、气脉畅的心性轨迹,在龙泻吟吟、凤尾森森悠然环境中写生并进入了“神与物游”互动中。常年不断的写生运动而是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在自然界与书画采风过程中领悟“勤动身康壮”,养生理念。
3.书画锻炼
书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同“太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极阴阳生万物,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把一切都归于宇宙哲学。
太极拳“蓄势待发”寓意精神高度集中,缓慢自然的一动而牵全身,向上而启下,向左而启右,向前而启后,呼吸而吐纳,缓慢而退,意守丹田。太极拳中的动作松软而力含其中,园劲而不阻滞,周而复始,这种锻炼正如书画所讲的气脉贯通,粗细大小,方圆结合,“行云流水”、“道法自然”,都是相通的,从而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通达延年长寿这一点。
采用以上三种锻炼方法,在颐养生命,增强体质进行深层养生调理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二、书画精神与科学养生
从科学角度分析,养生是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养生的实践和艺术长期的修炼,从而能够打通经络,通调血脉,启迪心智。书画与养生密切相关,这一点毋容置疑。
1.书画精神
书画的直观性就是通过视角给人以审美过程的冲击,这种冲击,由对艺术荡涤进而付诸心灵的观照,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从而获得“愉”和“乐”的结果。如果作品感动不了自己,反过来也不会感动别人,就不是好作品,或缺少“精气神”。当一个锲而不舍在书画方面永攀高峰的人,那他(她)一定会深刻认识书画精神这一点。自觉地展示人生最美好的东西,体验一种形而上的“内美”魅力。当这种内美通过毛笔工具的发挥,在连绵不断的泼洒中,喜悦之情,将你融入到飘渺“圣境”中去,恍惚中每一个点线似乎都有着生命和你的心一起跳动。瞬间,那穿越时空的神奇,在内心呐喊,艺术是自己的生命,书画精神是虔诚的信仰。之后的过程,意到手到,手到神到。笔气爆发于毫旌之外,激情把你推入到眉飞色舞的海洋而不能自拔,听,生命之歌在慢慢的“心动”,如旭日东升抚四海于瞬,那穿越时空的书画精神,在人类社会得到了永恒。
2.科学养生:
孙思邈先生论著的《养生铭》、《千金翼方》等等大量养生文献,给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书画讲的内修而同孙思邈《千金翼方》里养性中提出的,“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是同意的。《养生铭》有这样一句话:“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说明了愉悦和养气的重要性,也正是艺术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养生铭》的核心思想是“勤动身康壮,常乐寿自高”。艺术活动中的最高理念是“澄怀观道”,其目的就是滤掉一切繁杂琐事。用放松的心情写好一幅字、画好一幅画,只有专注了,你才能体验“养”的真实涵义,只有性情纯真了,才能在锋来运转下,把一个阴阳太极变化的美轮美奂。一般地讲,画好一幅力作画是具备个人一生修养和综合才能为基础。当一遍遍的积墨、一层层泼彩过程进行的当中,你会不自觉地感觉在吐纳中精气上浮,浊气排出,脑、手、眼异常灵敏,津液增多,食欲大开,反映出艺术劳动的过程是“养心”的必然途径。它充满着兴奋与自信,真理告诉人们,只有和谐的“养”,才能产生出“生”机勃勃的良性循环。
古圣先贤代表: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等,在“养生”方面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宝贵财富。最著名的是唐代药王孙思邈,他在《存神炼气铭》“气通神境,神通慧命”阐明了养生“外修”之大道,是孙思邈养生发展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佛道修行里讲“真善美”,庄子确把艺术劳动称之为“至美至乐”的事,二者意思完全相同。《画学篇》诗中这样写到:“学画复兴思救国,特健药可百病苏”。从事书画活动的养生,远比服药强百倍,人们在“至善至美”中得到了熏陶,精神得到了慰藉,心灵得到了造化,“澄怀”的目的就是要延年益寿。
寻书画精神,探长寿秘诀。科学实验一次次验证了书画长寿理论的正确性。美国实验者曾做过调查,长期参与书画锻炼的人,他们体内的gA免疫球蛋白比正常人高出150%,这项调查证明了书画健身的奇特功效。执笔落纸,完成作品的过程是人体进行最佳状态后,精神、文化、修养的综合表现,对S线的把握,一笔之中一波三折,往复回环,蕴含一个太极,变成了360度,纵横只后变笔姿,分别出阴阳反正,笔势体现出起承转合,笔力显出刚柔相济。并实施有节奏的按摩,加上长期这样的良性互动,不断调节达到新的阴阳平衡,促进内部的循环按摩,使调气、运气、养气进入身体各个部位,平衡身心和谐,避免心劳成疾的出现。
三、结语
矛盾论指出“一分为二”论,它是辩证法核心组成,指明了事物存在的两重性问题。在一个高度发展社会中,工作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过大,甚至长期透支身体,这样你即便是吃大鱼大肉、吃高档补品也无济于事。《养生铭》云:“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就是讲的这种道理。
生命长寿是靠持久的科学颐养方法而完成的,而绝非投机取得的。科学的书画锻炼提倡:“兴而执之、烦而弃之、勿使壅滞、得意则抒怀以命笔,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实践再次证明科学的精辟论断。
“金石延年,书画长寿”。被历代书画大家和现代书画家们所证明的一条真理。唐代的大医药学家孙思邈活了141岁。他精通养生之道,擅长书法,逾百岁高龄,依然笔不离手。就当代书画界的寿星老也不胜枚举。如:国画大师刘海粟老人99岁还九上黄山,齐白石老人活了94岁,黄宾虹大师91岁还能坚持作画,朱纪嶦老人活了104岁,书画家裴纪元老先生已106岁还能写字作画,书画家文怀沙102岁仍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还有黄永玉、张丁、黄苗子、力群、丁聪等等都是高寿,仍能知黑守白坚持书画探索。“融自我与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追求”,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体验,感悟“大美无言”的自觉精神寄托。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挖掘传统养生理论中灌输新的内含。“寻书画精神,探长寿秘诀”,每个人能否长寿绝不是“命中注定”,其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保健有方、养生有道,就一定能够长命百岁。
作者单位:铜川市耀州区文化馆
地 址:耀州区东大街
邮 编:727100
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