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行创

    艺术简介

    1965年生于河南罗山,供职于河南省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委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批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人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盛世青绿”山水画名家工作室访问学者。

    作品先后入选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一、二、三届全国画院双年展;2008年参加全国政协主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河南十人作品展”。作品《积翠重苍》获中国美协主办的“跨世纪暨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金奖;《苍翠豫南》获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三百家美展”铜奖;《苍翠大别山》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淮源素秋》获文化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平安寨》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8年“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作品展”最佳作品奖;2000年作品《积翠重苍》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入选“1900-2000百年中国画展” ;应邀参加一至四届“ 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 ;2012年受中国画学会之邀赴鄂尔多斯参与二百米山水画长卷《黄河万里颂》创作。2013年在河南省博物院举办个展“轻风故园·桂行创山水画作品展”。已出版个人专著多部,如《桂行创浅绛山水》(2004),《桂行

    创创作状态》(2009),《清风故园·桂行创山水画作品集》(2013),《远去的山村·桂行创山水画作品集》(2016)。2017年在河南大鹏美术馆举办“李桂芬芳·李明、桂行创山水作品展”。

    人物经历

    1992年10月,作品随“革命老区大别山写生画展”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

    1993年10月,山水作品《淮河岸边》获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河南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

    1994年6月,加入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1994年11月,参加中国画研究院和河南省中国画院联合主办的“太行魂——红旗渠写生画展”写生活动,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95年10月,参加河南省书画院主办的“河南山水画家十一人提名展”;

    1996年9月,被北京市美协邀请参加“大京九写生团”,从河南潢川出发沿京九铁路写生直抵深圳,历时二十余天;

    1997年7月,6幅作品参加北京市美办主办的“大京九写生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出版专辑;

    1997年9月,山水作品《孟良山秋》被北京市美协收藏;

    1997年9月,山水作品《淮河岸边》入选河南省文联编辑出版的系列专辑《河南文苑英华·美术卷》;

    1999年6月, 山水作品《积翠重苍》获中国美协主办的“跨世纪塈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金奖;

    1999年6月,山水作品《苍翠豫南》获“中国画三百家展览”铜奖;

    1999年10月,山水作品《苍翠大别山》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1999年10月,受中国美协邀请参加“99迎澳门回归祖国百米长卷”创作活动;

    1999年12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0年7月,受北京华夏文化艺术海外联谊会邀请参加“江山多娇”百米长卷创作活动;

    2000年12月,山水作品《积翠重苍》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0年12月,被河南省美协推荐主办“中原美术新星第一回展——桂行创、张宝松、刘菊亭国画作品展”;

    2001年8月,山水作品《淮水悠悠》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全国美展”;

    2001年8月,山水作品《九龙飞瀑》入选“全国画院系统国画双年展”;

    2001年9月,山水作品《积翠重苍》入选“中国画百年大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入选“1900-2000百年中国画展”

    2004年,山水作品《知有人家在翠微》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4年,出版个人专著《桂行创浅绛山水》

    2005年,山水作品《淮源素秋》获文化部主办“第三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最佳作品奖”

    2008年1月8日,作为河南十大杰出画家,参加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举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河南作品展”,作品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展出,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展览。

    2008年,山水作品《平安寨》获“首届全国线描艺术展”最佳作品奖。

    2009年,山水作品《大别松风》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9年,出版个人专著《桂行创创作状态》

    2011年应邀为首都京西宾馆会议室创作巨幅山水作品《江山无尘图》。

    2013年9月22日,在河南博物院成功举办“故园轻风·桂行创山水画展”,并出版个人作品集《清风故园·桂行创山水画作品集》[1-2] 

    2016年,出版个人作品集《远去的山村·桂行创山水画作品集》(2016)

    2017年,在河南大鹏美术馆举办“李桂芬芳·李明、桂行创山水作品展”。


山若有情

作者:蓝莲

在当代中青年实力画家中,桂行创无疑是比较受关注的一位。带着一支画笔从大别山走出,繁华都市如吹来了山野清风;喧闹世界又多了一份淡定从容。

数十年的山居徜徉,朝晖夕阴,雾蔼晴岚,春来秋往,万万千千。日子记着,山记着,桂行创记着。岁月纵然无声,青山其实有眼。李白说:"相看两不厌" 辛弃疾道:"见我应如是",千年的伫望,而今它在等谁,又将目谁以青眼?

其实,读懂一座山也着实艰辛。

如王维,独坐幽篁里,了无牵挂,友明月, 觞清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黄公望,临清流,倚古松,山居年年,丹青不知老将至,笔下风光,平淡从容。如八大,片肉旨酒,可以卒岁,一叶风随万里身。苦雨浸心,孤傲卓群,自是别一番怀抱。

而桂行创呢?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画作山川应表现到足够到高大突兀,气势袭人,才足可征服观者。孰不知你是在拿一种仰视的目光去观赏,那么在你眼里,山永远是神秘而不可触及的。你会感到直面山水的茫然与不知所措。歌德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本书,在它每一页的字句里都能读到最深奥的消息。或者我们可以说,山被赋予了生命和思想,但只对那些能解其意的人。 

回首中国山水,我们必须承认,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无疑是把山水拿来投做了案头清供,赏玩咏叹。自以为“不出户,知天下”画出的如同风景画;自以为,很了解山,将其渲染得高大雄奇,以为这才叫真山水。孰不知刻意求来的姿态是平庸的另一张脸孔.其实你会发现它也很容易被模仿或复制的.真正的艺术是不可复制的,技法可以效仿,但气息却无法捕捉。它是贯穿作者灵魂而寄托的生命感悟。当你漫步在桂行创所构建的山水世界中,你能深切地感觉到,你就在山的怀抱中,在山的臂弯里。

从桂行创那满目苍郁的画面中,你总能觅到屋的踪迹。或星星点点,或若隐若现,或就在眼前。当你的目光在山势与地形的起伏中流连驻足而不知归途时,你感受到了归属,寻求到了关怀。在你看尽繁华之后的疲乏中,在一切尘埃落定的无奈时,在一切百转千回而无从寄托中,你感受到了归属,寻求到了关怀。屋在山的怀抱里是那样安静,那样悠然。正因为有了屋,山才有了感情,有了屋山才有了思维,有了屋,山才能完成完整。如果说,鸟是树的花朵,那么在这层峦叠嶂的山脉中,屋就是你自己。

是人间不是天堂。看桂行创,令人欣喜,有传统功力,有自家风貌。有思想,有意蕴,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诚然,如米芾所言“山水古今相承,少有出尘格者,诚不若谢赫所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至今,各善一节。”桂行创善一节乎,知足知不足乎?

艺术之路百千径,内核只是心与物。心入主则物为我,物入主则我为物,心牾合一,体味生命,从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山川自然之美。正是传统文心。是故,荆浩云:“师法自然”,范宽云“与其师于人,未若师诸物,与其师诸物,未若师诸心。”山水之道甚矣,行之不可不笃。

是故谈桂行创,有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