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高波出生在一个从哈尔滨迁移到四川省德阳市的工人家庭。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同年先在中央戏剧学院入学,七天后转学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87年毕业后,在圆明园附近开始过上“北漂”生活,并被吴文光执导的纪录片《流浪北京》记录。
1990年高波旅居法国,签约法国VU视觉图片社和VU画廊。2003年,开始尝试小型建筑设计,并成立BoARCHI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9年回到北京上苑的工作坊“百根园”,开始以影像媒介、综合材料、新媒体作为主要材料的有机艺术和戏剧现成品创作。
2015年之后高波改用“GB”为作品签名,作为他重新再出发的一种时间标签。近些年,他在“裸思主义”上建立的一套系统和影像装置类作品,被视为他的“黑色时期,一个不断变化的行进过程”。
据欧洲摄影博物馆统计,截止2月7日晚点九点,有超过1400人到场。
有张贴海报的欧洲摄影博物馆外景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2月7日,欧洲摄影博物馆La MEP艺术家高波举办个人展览“GAO BO 高波|谨献 Les OFFRANDES”日期开幕。这个被法国费加罗报选为年度巴黎最值得期待的展览将从2017年2月7日持续至4月9日。
费加罗报报道
外部展馆展出的《献曼达》
外部展馆展出的《献曼达》
此次GAO BO 高波|谨献 Les OFFRANDES 展览包括高波自2009年来重新创作的影像及影像装置和行为艺术作品。共分为四个部分:《献曼达》;《献给蕃巴》;《献给消失的面孔》;《献给我的母亲》。建筑师弗朗索瓦·德明熙担任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和展场设计师,他通过对高波的深入理解,结合建筑空间语言为此次展览带来特有的心理观展体验。而巴黎这座对高波有着特殊养分意义的城市作为土壤呈现出他的生命成长。高波在展厅两层对作品《献曼达》进行行为艺术表演,法国Arte电视台全程拍摄。
《献给蕃巴》展厅
《献给消失的面孔》展厅
《献给我的母亲》展厅
《献给消失的面孔》展厅
高波《献曼达》行为现场
高波《献曼达》行为现场,德法电视台ARTE前来进行现场独家报道
摄影:钟维兴
五点展览开幕之时,此时已有大批观者在寒夜里排起长队。由于展场的容量所限,观者分批进入观展。一小时后高波身穿由服装设计师周静设计的一席黑色长服点起了一千台酥油灯。这个仪式感场景的行为把让现场的观者进入观展模式,也让高波回到短暂的冥想状态中,成就了高波和到场观者的互动,共同完成了此件行为作品。有意思的是,对于高波早期影响很大的艺术家—89岁的威廉姆·克莱因也来到了现场,这个大概是全场着装最朴实的人与高波一起观展与打趣。克莱因对高波说:“我只是在作品的外延进行涂抹手绘,而你更厉害,你怎么把作品全给涂抹了”。高波便回应道:”要不然咱们共同完成一件作品,你看如何?”克莱因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到场的嘉宾包括摄影家贝尔纳·弗孔、西班牙裔摄影家胡安·冯库贝尔塔、艺术家让·皮埃尔·雷诺、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成都国际摄影交流中心主席钟维兴、莫斯科多媒体艺术博物馆馆长奥尔加·丝维布洛娃、瑞士洛桑摄影博物馆馆长塔迪娅娜、吉美博物馆馆长苏菲·马卡列乌等。中国驻法国使馆文化参赞及官员也到场观展祝贺。共计有60余家外籍媒体采访报道。欧洲摄影博物馆馆长让-吕克·蒙特罗索在开幕式后说道,这次展览开幕现场有1400人次到达现场,上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还是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的展览。
高波身穿一席黑色长服点起了将近一千台酥油灯
成都国际摄影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钟维兴,艺术家威廉姆克莱因与高波
欧洲摄影博物馆馆长让吕克-蒙特罗索(左二),著名演员文森特·佩雷斯(左三),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左四)与艺术家高波
欧洲博物馆馆长让-吕克·蒙托罗索、高波、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
艺术家高波与艺术家威廉姆克莱因,瑞士洛桑摄影博物馆馆长塔迪娅娜(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孙女)
西班牙摄影家胡安·冯库贝尔塔与高波
在展览开篇语中这样写道:“高波面对面地听他讲述那些故事,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也会使人不再习惯性地将艺术家都视为这个充斥着投机商、交易者和顶尖艺术品销售的业内人士,和试图进入上流社会扮演的艺术家角色。就某些国际化的中国艺术家,我们或许可以说国籍:艺术;职业:中国”。当然,我不是想玩文字游戏,而是试着以我的方式来说明高波首先是一位艺术家,其次他才是中国人,但他并非是今天的艺术圈所称的’中国艺术家’就像高波从未定义摄影和自我一样,他的迷失与再寻找是他的态度,而不是一种标榜和标签。这个展览是我们期待的高波的新起点,也是高波对自我过去的告别,欧洲摄影博物馆La MEP展现了高波从2009年之后重新出发的全新状态记录,而观者也将从他这7年自我迷失与寻找的创作旅途中去搜寻平凑他的元素,而不是仅仅被既定概念框架限住双眼与内心的问号。
高波于1964年出生于四川,现居住在北京。三十多间, 高波的作品不断游离在摄影、装置以及行为艺术之间。1985年还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求学的他便游历四方,却对西藏有着特殊的缘分。这个改变他日后轨道的地方,让时空和个体之间相互成就。85年的首次西藏之旅中他完成了一组充满古典主义有颇具冲击力的系列肖像作品,与其说让他找到自己的艺术使命显得不那么准确,这个没有强制给自己加上使命的人,顺其自然的跟从自我的艺术感觉找到了艺术中令他有趣的方向。如果想从经历中有所得益,就必须有开放的思想,且对周遭感兴趣并予以思考。一切是如此怪诞却又自由。进入世界是为了获得经验本身,逃离意识形态是为了获得自我本身。在对异域的好奇表面之下,深层的埋藏了他的脾性和对人性的探索形成的关联。也是从1985年开始,一直到1995年这10年间中,他数次回到西藏,定格于绵长历史中,让自我的灵性与这篇土地融合,从而进行深度且真诚的创作。
越是进入摄影,高波在摄影实践中越是感到摄影的局限感,于是他开始对自身和作品两者进行质疑。通过马塞尔杜尚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为通道,他进入了自己的思辨,并提出了对创作及生活有践行意义的“裸思主义”。自然的,他是这个主义之中的一臣民。裸思音译自英文“迷失(Lost)”和老子的英译“Laozi”。裸思者Laostist就是裸露的老子。于是他把早前在西藏的摄影作品作为创作的脚手架,用墨料甚至自己的血液作为工具对作品重新耕作。毁坏,逃离,重建,进入。他不断扩展摄影作为一个媒介的疆域,通过对这种边界的破坏来质询消亡、探问痕迹、去寻找并实现新的可能。不断游离在摄影、装置以及行为艺术之间。就像他厌倦一贯性一样,可能性是他的目标。
《高波1-4卷》
《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
GaoBo Offrandes TIBET 1985-1995》英法文版精装本画册
《GAO BO/GB》英法文版口袋书
展览之前,高波的8本不同的画册由国内和国际的六家出版社独立出版和联合出版,并同时在全球发行。《高波1-4卷》本文献画册由雅昌文化集团、欧洲摄影博物馆联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意大利Contrasto出版发行;《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TIBET 1985-1995 PHOTOGRAPHS by GaoBo Vol 1.2 & Special Issue” 上下本及别册中英文珍藏版艺术家手工限量巨型书,由雅昌文化集团、欧洲摄影博物馆联合出版;《GaoBo Offrandes TIBET 1985-1995》英法文版精装本画册,由法国Éditions Xavier Barral出版发行; 《GAO BO/GB》英法文版口袋书,由法国Édition de L’Oeil出版发行。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也作为此系列书籍的出版人亲临现场。截止发稿前,珍藏版艺术家手工限量巨型书已基本售罄,编号41-50将在全球进行拍卖。展览期间欧洲摄影博物馆将举办两场高波出版物签售会。
《高波摄影西藏1985-1995》手工限量巨型书
两部以高波的生活,工作为主题的纪录片,也将在展览期间在欧洲摄影博物馆的电影厅上映。由法国著名导演、制片人、作家、摄影家、评论家阿兰·福莱歇出任导演和编剧,欧洲摄影博物馆、法国国立当代视听艺术研究院(LeFresnoy)和中国中加影视公司联合制作的电影《Gao Bo - Dans le noir de l’Histoire》(中文译名:高波:黑色史),这部电影使用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的电影语言,带有典型作者电影风格和个人传记色彩,并将参赛201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FIFA)国际艺术电影节。另一部是中国第一位独立纪录片导演吴文光, 这位曾经记录不同阶段高波的导演在他最新拍摄的《高波:北京——巴黎之间》这部作者电影中, 我们看到80年代末在北京“流浪”的高波。当年居住在这里的都是那些没有户口, 没有固定住处,没有固定收入的“盲流”。片中还能看到27年前初到法国在巴黎游荡的街头画家高波......如今,习惯漂泊的高波已归隐乡下,但这种漂泊感还依然存在在他的身上。就像高波自己说的:“如果说’漂泊’就是’流浪’的代名词的话,那么流浪仍然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也许就是这种陌生感,让人不远万里而漂流四方,寻找某些永久性的东西,让他们可以牢牢地依附在上面,从而寻找宁静。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见证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高波个人记忆的交叠碰撞,也给了我们一个更为鲜活的艺术家创作的生命之旅。
法国观点杂志转载法新社报道
来源:http://news.artron.net/20170210/n90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