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一闻

    1949年12月出生于上海,山东日照人。书法篆刻得苏白、方去疾、方介堪、谢稚柳诸前辈教诲。20世纪80年代初崭露头角,并逐渐树立起清逸典雅的个人风格,为艺坛所瞩目。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

    2005年9月在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建立【刘一闻艺术馆】。

    历任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暨理论研讨会、全国第三、四、五、六届篆刻艺术展,第二、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当代篆刻大展及第九、十届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

    出版物有《刘一闻印稿》、《刘一闻作品》、《刘一闻楹联书法》、《一闻艺话》、《当代名家篆刻精品集•刘一闻卷》、《刘一闻刻心经》、《篆刻艺术及临摹创作》(主编)、《一闻百联》、《海派书家•李叔同》(主编)、《刘一闻书画》、《得涧楼印选》、《一闻艺论》、《中华名族印谱》等二十余部。

刘一闻工作室挂牌,将着重培养青年书法人才

闵行地区又添文化新坐标——“得丘文化创意空间、得丘艺术馆”暨“莘庄工业区礼享谷·邻里中心”7月23日在莘庄工业区得丘园落成,书法篆刻家刘一闻的个人艺术工作室同时揭牌。

1.JPEG

在书法篆刻艺术领域,刘一闻是业界公认的海派艺坛代表人物,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推动工作,自费培养了数百个弟子,分布全国各地,有十几人获得全国书法大奖。上海文史馆馆长郝铁川认为,“刘一闻开创了文史馆馆员如何服务社会的新路,他的模式值得推广。而莘庄工业区安放刘一闻工作室,也说明现在工业区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其实当初我们学习时,社会条件并不好。我当过工人,做过很辛苦的工作,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也很珍惜现在的社会环境,觉得自己更加有责任把传统文化推行下去。”刘一闻表示,工作室的成立,将努力创建一个集创作研究、学术交流、教育普及和展览展示等众多功能的文化场所,进一步发掘各类人才,以重振海派书坛、印坛的整体水准和高度,尤其着重对青年人的培养。

“清末民初书法界关于碑学和帖学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有趣的是,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以吴昌硕为代表的碑学门派,包括沈尹默这样的帖学大家,都能在上海留下足迹。”主持人曹可凡想到几天前和刘一闻聊天时谈起,沈尹默对上海书法年轻人的培养功不可没,他当年在青年宫办的书法研究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书法家。“刘一闻在这里举办工作室,不仅仅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成就,更多的是踏着前人的足迹,就像沈尹默先生一样,通过这个平台培养更多的年轻书法家,让上海的书法历史被不断写下去,让上海的文脉能够延续下去。”

2.JPEG

曹可凡主持揭牌仪式。

由上海市文化创意办公室领导小组全力扶持立项的工作室全名是“刘一闻大师工作室” ,谈到“大师”二字,刘一闻觉得,对于方介堪、谢稚柳等真正的海派大师,自己是难望其项背的。在成立仪式上,他也请来了自己心目中的大师——吕其明。原来,刘一闻在中学时就对吕其明很崇拜。吕其明还记得,1995年5月5日在上海音乐厅举行音乐会后,收到一位音乐爱好者的来信,信上写着,“我是尊作的忠实听众。早在中学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就十分喜爱您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为此也想试图排练口琴合奏,我还从虹口骑自行车到新华路上海通管乐团去抄录过总谱……”“看后,我激动不已,不久才知道这位《红旗颂》粉丝刘一闻是年轻有为的书法家。应该说,《红旗颂》是连接我们之间的桥梁,从此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互有来往。”在成立仪式上,刘一闻送给吕其明一幅名为《德润身》的书法作品,吕其明则回赠一份《红旗颂》总谱。两位艺术家彼此互为知音,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共同责任而努力。

刘一闻向吕其明赠送书法作品,吕其明回赠《红旗谱》总谱。

礼享谷.邻里中心是莘庄工业区党建引领、政府搭台的民生项目,涉及文化名人、创意创业、艺术熏陶、道德养成、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具体服务项目20余个。“礼享谷”的名字让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觉得有双关之妙,“令人想到柏拉图的理想国,领里中心则体现了新的文明形态的基础,它的成立是一个关于当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宣誓。”

为何要把工作室建在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求广大艺术家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让文艺欢乐人民。这也是我把工作室建立在基层的初衷。今后,我将努力建设好这个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真正带领好大家,实现以艺惠民、以德亲民的常态,用心发现并培育更多的书法篆刻好苗子,这才是我们当代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应有的社会义务与责任担当。”刘一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