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启功先生称赞的学书八法

经典艺术2017-02-20 17:32:45

作者:大龙阿东

启功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有多方面的成就。他长期从事教育事业,聆听过他的教诲的学生遍及海内外,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对不同年龄、不同工作、不同文化水平的教学对象,即能一视同仁,同时又能做到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卓有成效的指导。他特别善于将复杂难懂的问题,删繁就简,高度概括,然后用通俗好记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因此,听他讲课,就像听故事一样,经久不忘,回味无穷。 

我有幸自七十年代初,拜启功先生习书作画,直到现在。启功先生不但将他在长期的书画实践中所总结出的规律和方法系统、全面的传授给我,而且还为我日常练习的功课还亲笔题写了《楷书选字》、《行书日课》和《草书日课》书签。他经常亲自主动为我批改临摹作业。为此,我记下了一本本启功先生那通俗、好记、实用、精深的书画论述,也保存了启功先生极为珍贵的墨迹资料。 

回顾这些论述与资料,其中绝大部分是启功先生几十年来临池实践中独到的见解与经验,发明与创造,是对书法学理论的重要贡献。笔者将这些书学理论不断地运用到自己的书法教学当中去,实践证明,启功先生上述论述,教学效果非常好,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并流传下去。今天在《启功先生书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谈谈我的一点学习心得体会,目的是向各位专家、学者请教,以便从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中得到提高。 


一、 选贴自作主 

学习书法,首先碰到的是选什么贴来学。对于这个问题,启功先生说:“由自己作主,自己选”,“古代的优秀碑帖是最好的老师”。 

练习时,选用哪家哪派的范本范字,当然要请有实践经验的书法家提供参考。要从所提供的参考资料中,选择几家,放在一起,反复翻看,仔细对照,然后自己作主,选取最喜欢的一家一派的范本范字来学来练。为什么?因为选贴就像人吃东西一样,各有所好。吃什么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和身体因素来选定。启先生又说:我上饭馆吃饭就在厅内走走看看,“溜溜学”,然后自己点菜。这样吃起来非常可口,非常舒服,自然对身体有就有好处。选贴也是这样。比如学楷书,你就多找几家的楷书范本字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等等。把各家字帖都翻开,排列放在桌子上,来回地看,比一比、想一想,如果自己觉得这家的好,那么,就选它来学来练。哪怕别人问你为什么,暂时答不上来也不要紧。因为你喜欢它,就说明这种字的风格特点与你的性格、爱好有相合的地方。这样学习起来就必然有兴趣、很自觉、很主动,吸收、消化和提高也必然快。相反,如果只按某一位书法家指定的范本去学,或只学自己指导教师的字,就有可能很不对自己的胃口和爱好。这样学,内心矛盾大,越学就越没兴趣,甚至反感了,不学了。这不误人子弟吗?所以,我从来不去指定范本范字,而是主张不要听任何人的意见,完全由自己作主。这也是学习书法过程中,惟一应由自己决定的事。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对一些其书法艺术得到了历代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公认的古代碑帖,而自己当时不喜欢 ,既看不出它好在哪儿,也说不出它不好在哪儿,其原因并不是它不好,而是这时自己的各方面修养、艺术鉴别能力、分析能力水平和欣赏能力还不高:你暂时可以不学不练,待过一段时间各方面的修养有所提高后,再拿它看看,分析分析,为什么历代书家都公认好?为什么它能流传到今天,得到人们的喜欢?其中必定有它的优点和长处。自己花一定的功夫去研究、去学习。待眼力提高了,欣赏能力、分析能力也提高了,这时你就可以认识到它的优点或不足之处,甚至还有兴趣去学习它了。因此,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就排斥它,从而局限自己的视野,影响自己的知识的增长。 

至于五体字中,选哪一种作主攻对象,也一样,自己喜欢哪一体,就选那一体,还是由自己做主。有空就多留意,多找找这一体字的精品碑帖来学来练。一般规律是只求精,不贪多,而且要舍得割爱: 

如在字体选择方面: 

(1) 楷、行、草(以草体为主攻) 

(2) 楷、行、隶(以隶体为主攻) 

(3) 楷、行、篆(以篆体为主攻) 

从以上选择看,如选“草”为主攻,那么就很有可能要舍去“篆”。因为要专深一体,学得精、钻得透、有继承、有创新,就得花大量时间去记,去苦练。说某某书家哪一体字写得好,有创新,那真不知他少睡多少觉,牺牲多少娱乐,这当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一个书家那一体写得好,很有特点,很"精",那有可能;如果说五体字都写得很好,都达到“精”,那水分就大了,不可轻信。 


二、 结字最关键 

汉字书法的字要写得好看、美、有艺术性,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组成它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用笔,即结字和笔法。长期以来,有关如何把字写得好看的论述中,大都把重点放在笔法上,以为笔法是主要的。因此要求书法爱好者在练习中,先从组成汉字的点、横、竖、撇、捺、钩等具体笔画的"形状"入手,花大量时间,反复用功,把它写像。甚至还要求练习者将注意力用在如何落笔、如何收笔,什么是藏锋、什么是回锋,如何区分什么是圆点、什么是方点等这些方面。待练一段时间后,才考虑将这些笔画形状组织成字形,即结字上,习惯上也称间架结构。 

而启先生在指导我练字过程中,却与此相反。他自始至终,都特别强调要从结字入手,书写时,注意力要用在组成这个字的笔画所处的位置上,甚至这一笔画的方向、角度、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字中各笔画的聚散疏密关系等等方面。他经常结合我写的楷字或行草字分析说,这个字写得好,为什么好看?关键就在于构成这个字的各个笔画所处的位置、角度、距离等对头,"准"了就好看。而并不是你这一笔的形状写得生动,有变化所决定。启功先生为了启发我,有一次边说边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三"字,然后问我好看不好看。我说好看,而且很像王羲之写的。启先生听后笑着说了一番我至今仍记忆忧新的道理: 

就姑且当作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从笔法到结字都好看,没挑的。那么,我用剪刀把每一笔画都单独剪下来,再随便的往桌子一放,这"三"字会成什么样,好看不好看?当然不好看。这随便一放,这三横的位置变了,也许重新组成个像"川"字、“土”字、“大”字或不成字。这三笔明明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每一笔画形状都很好、很生动,跟原来一样,但是,它每一笔画所处的位置、角度、距离变了,不对头了、错了,当然就不好看了。因此我始终主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字的结构上,这是最关键的。你会画画,我这么讲,你一定很容易接受。你也看过有关书法的理论书,那里面的说法,我告诉你,不要上当,很多是顺序颠倒的,甚至给你指的就是一条绕弯弯的路。为什么?因为在清朝以前,字写得好坏,与升官发财有直接关系,也可以说与饭碗有关系。过去考进士考状元,不但文章要写得好,字也要写得好,才能考上。比如张三和李四两人,文章都做得一样好,可是张三写的字比李四好。那么,李四想向张三请教,张三才不会把正确的方法告诉李四,而是指一条弯路给你走。为什么,就因为与升官发财的切身利益有关。又比如说学书法要“临摹”古人的碑帖,这“临”、“摹”两种方法,顺序是颠倒的。其实,科学的说法,应该是“摹临”,先摹后临,而不是先临后摹。又如"看电影"这个说法,也是不科学的,“电”哪儿有“影”,又怎么能看到呢?这些,只不过大家都这么说了,也就将错就错吧。 

启先生非常形象的边演示,边讲解,使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深受启迪。后来,启先生根据我学习的不断深入,又由浅入深地讲解了许多有关结构美地其他规律。例如,要整体抓字地大形,间架中先紧后松(或上紧下松,左紧右松;上小下大、上窄下宽;左小右大、左窄右宽)的比例关系。他特别给我讲解了自己几十年来经反复实践与反复研究而发明的蕴藏着巨大智慧的"黄金律结字法",并且还亲笔用楷、草两种字体分别书写他论书绝句中有关结字方面的诗送给我:"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这是启先生对书法学独到见解的结晶,是书法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明、创造,是他对汉字书法理论研究的一大贡献。 


三、 执笔如拿筷 

对于执笔、运笔的方法,历代书家意见各不相同。有的竟把它说得神奇玄虚,如"龙眼法",即三指执笔,用食指、中指的指尖放在笔管前面,拇指抵在笔管里侧,皆作弧形握住笔管,使虎口呈正圆形,像龙眼一样。若虎口变成扁形,便叫"凤眼法"。还有把手腕向里扭着,则叫"回腕法"。这样执笔,书写起来既吃力又不灵便,实在是自找别扭。传说王献之小时候执笔练字,其父王羲之在后面看,伸手去拔他的笔,没拔掉。后来一传再传,便误传为写字执笔一定要死劲用力才能写好字。 

启先生认为,对历代流传下来的一些执笔说法要做科学的分析,不要一味盲从,要敢于破除这些不正确的条条框框。绝不能用力死死握住笔管,否则写起字来转折运行就很不灵便,写出来的字,笔画必然会死硬僵直,笔画之间的轻重、快慢也不好控制,字既不自然又无变化。就像我们日常拿刀切菜、拿锯锯木材一样,如果拿得太紧太死,那是很不灵便的。只有时紧时松,才能自由操作,运用自如。又好比我们日常吃饭用筷子夹菜,首先要看准桌子上菜的位置,然后很自然地拿起筷子去夹,一夹准能夹上。在用力方面,如夹白豆腐,用力轻点;夹炒肉片,用力可以重点;而夹油炸花生米时,用力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用巧劲。其实执笔写字与拿筷子夹菜道理一样。这是人们几十年用筷子吃饭、夹菜得出来经验和习惯,既要拿稳又要拿松,时紧时松,随其自然才能灵活。书写时注意力多用在笔画地轨道曲直、笔画之间的比例位置上,不要只注意笔画表现的形状变化。启先生反复地告诉我:你怎么样拿筷子夹菜,就怎么样执笔写字。这也是我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印证了地一个非常简单而又科学的好经验。 


四、 落笔先画圈 

对执笔的高低,要不要提腕,要不要悬肘都应根据自己所写字的大小以及习惯来决定。启功先生教给我一种既科学又使用的好方法:书写落笔之时,先执笔作空画个圈,把所要写的字(包括这个字最长的横画或最长的竖画)都能自然地控制在圈内,而不是超出这个圈地范围。那么就说明你这时执笔地高低,是提腕还是悬肘等等,皆是符合要求的、自然的。如写小楷,即使腕贴在纸上,小圈圈也能画得出来。如写大字,这时要画个合适的大圈圈了,那腕、肘不提不悬起来是画不成的。所以写字时,执笔的高低、腕是否该提,肘是否该悬,提悬到什么程度,并无固定标准,应该随当时所写字的大小需要而定。我相信,只要通过反复实践,“落笔先画圈”这一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书画爱好者的应用和肯定。 


五、 影摹是调查 

就是练习时用透明度较强的棉纸、元书纸或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写字时,墨水中须加一点洗衣粉或肥皂)等,覆盖在范本字帖上,进行练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纸覆盖在字帖上直接用毛笔书写;另一种是用纸覆盖在字帖上先用单线笔(如铅笔、圆珠笔、钢笔)写出每笔的中心骨干,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用毛笔对临,或在那细线的骨干上去加工每笔的"肉",这叫间接书写。用这种方法去影摹,写出来的字从整体看与字帖上的范字是相似的,每一笔的位置是较准的。 

启功先生说:“摹帖是一种调查研究的好办法,很有好处。”他经常对我讲:“前人的结字用笔规律、方法,以及他们的各自特点,有的用语言能讲清楚,有的就只好通过影摹去感觉和体会,语言是难以讲通的。”又说:“你摹唐朝颜真卿的《多宝塔》,每下笔影摹,就好像颜真卿在身边直接指导似的,告诉这一横,写时用力要轻一些,速度要快些;这一竖用力要重一些,速度要放慢些等等。而现实颜真卿已去世一千多年了,怎么会有这样感觉呢?这种感觉和体会,用影摹的方法就能达到。” 

影摹的好处,正如古人所说,"摹帖易得位置"。既可以体会到字帖中字的点画、间架结构的微妙变化,达到"准",又可以体会到前人是怎样处置的,为什么这样安排就好看?与自己平常随意书写的不同之处等等。同时,影摹又便于检验自己平时书写时结字、用笔等方面正确与否,如有缺点毛病,便于改正。特别时今天流行以钢笔、圆珠笔写字(包括教学中的粉笔板书),用单线笔摹些每一笔的中心骨干的间接影摹方法更值得提倡和推广,既能帮助我们学好单线硬笔书法,并且还有利于进一步学习毛笔书法,是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启先生不但这样教我,他自己也一直在实践。七十年代初,我跟随启先生学习书画时,就看到他用塑料薄膜蒙在柳公权《玄秘塔》上练,对我说这是调查研究,同时也要求我试试。我不但照着学了,而且也在教学中应用了,推行了。在应用者中,有年轻人、老年人,有大学生、离退休干部,有外国人、留学生、访问学者。经过影摹实践,普遍认为效果的确很好,是一种向前人学习的科学好方法。 


六、 日克一字好 

"日克一字月积累,坚持数载始悟衷",这是我在启先生教导下,通过长期实践的心得体会。 

启先生在指导我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求我在练习中,每天练习的时间不要过长,大约有一两个小时即可,主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去灵活增减。总之,以练习之后不觉得疲劳为准。要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练停停,忽多忽少,无计划地盲目去练的情况。贵在少而精,吃透钻深,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每天练习的字数不要多,一般来讲,大约选择四、五个字为好,但要求重点熟记一个,正像学外语记单词一样,不要贪多。而每一个字可反复用同样的方法去练,遍数多一些为好。可边练边分析、比较,多动脑筋想一想。写一个字,笔画位置准确了,理解了,明白了,晚上睡觉前闭上眼睛像过电影似的过几遍,记住它,明天再写还准确。并不断地重复它,成为习惯,下笔就准。如果这样坚持实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怕记住三百个字,三年就近千个字了,而这近千个字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深深刻在自己脑海中的能经久不忘。这样练出来的功夫,那是非常扎实的。可以说,学一个掌握一个,得到一个。时间长了,积累就多,也容易化为己用。应该说这才是多、快、好、省的科学方法。 

启先生还语重心长地说,有的人学习书法很刻苦,一天写一百个字,十天就写了一千个字,觉得不够。那么一天写一千个字,还不够。一天写上万个字……连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从早写到晚,照着字帖从头到尾一字都不漏,不停地抄写。片面追求书写的数量,只动手,不动脑,不讲法,是学不好的。启先生还说,有人花了几个月,天天写,写了很多,摞起来足有二尺多高,以为收获很大。有人来就请他看,来人从上到下翻着看,越看越觉得下面的比上面的好,为什么?因为他开始写时还比较认真,越写就越追求数量和摞起来的高度。越写越不动脑子,自然也就谈不上学习质量。这是初学者必须注意的问题。 


七、 功夫不单练 

启先生在指导书法爱好者练习基本功时,有他独到的一套辨证见解和科学的理论。他认为:在练习书法过程中,要打破一些条条框框。有人主张: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待基础打好了,结实了,才能在上面起高楼,然后进行室内外装饰,这样才牢靠,盖的房子才不会倒下来。依此推理,便认为学习书法必须集中几年或更长一些时间,专一的先在楷书方面用功。待楷书写好了,扎实了,才能练习行草书等其他字体。请问,这楷书要几年才能写得好?又怎么样才算好呢?以此论推,几十年没把楷书写好,或一辈子没把楷书写好,就不能写其他书体了吗?其实,学习书法与盖房子打基础不一样。学习楷书与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基本功都不是单练的,而是要结合其他门类艺术同时练。比如说,学习绘画,素描是最基础的基本功,历来在美术教育中,总是要求学生在画素描的同时也要进行色彩的练习和创作训练。而这种练习总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进行的。学习任何门类的艺术都是同样的。并不像盖房子打基础那样,非得先打好基础,结实了,才能进一步在上面建房子。这就是艺术基本功训练与建房子打基础的最大区别。正所谓水涨船高,否定再否定,这才是学艺术打基础的科学方法。随着学习的进度,在练习楷书的同时,也可穿插学习一些行草,这样对写好楷书,尤其对理解楷字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贯关系作用更大。"写楷要行化,其点画顾盼,始不呆板"。这样学,不但写出来的楷书活,而且又避免了把楷书写成一笔一画毫不相关、毫无联系的"死"楷。而“写行要楷化,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就是说,在练习行草书时,其字的大形,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主要笔画的位置基本关系须符合楷书的轨迹准则,下笔才有依据。否则便容易失去法度,字就不美了。甚至所写出来的行草书,尤其是草书都无法辨认,成了一堆杂乱无章的圈圈条条,一团乱麻,那就不是书法艺术了。 


八、 字怕往起“立” 

字就怕往起“立”。就是说,把写好的书法作品,挂在墙上,稍为退后几步看看,它的优缺点便一目了然。这是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多年来在书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之一。他也是这样毫无保留地启发、演示、传授给后学者的。启先生本来就是一位画家,他二、三十岁时就出名了。在社会上,经常与当时书画界的名流前辈如张大千、溥心畲、叶恭绰等等,一起组织画会,举办展览、学术交流活动。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大家欣赏讨论一幅作品时每每将它挂起来之后再加以品评。启先生在指导我检查创作的书法作品时,经常用的就是这种办法,把写好的字挂起来,自我欣赏或与同行一起看,边分析,边比较,边检查,便能发现问题。因为这么一挂,退远看,能把握整体,从整体出发,容易找到一幅书法作品中所写的主要内容、行文落款、名章闲章,三者之间的大小比例、字体风格,以及整幅章法安排等等大的关系是否得当,协调与否、自然与否等等。就拿行文落款来说,除了文词要注意修饰外,款字的书写风格还要与主要内容保持协调一致,字的大小比例要比主要内容的字略小一些,比例要得当。书写时,一定要注意连续不断地写下来,保持它的完整性,切忌一段一段地分开写,造成断气不连贯,破坏通幅书作的整体完美。有的作品,没挂起来看时,觉得不错,自己也满意。可是挂起来之后,特别是用另一种方式挂,即把写的一面往里,反着挂,这时,再看看整幅,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处理;运笔书写时,用力轻重、速度的快慢线条的粗细对比、自然不自然等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来了。特别是行草书,更容易发现,有的线条又粗,墨水又多,用力又重,感觉要从纸里跳出来似的,可谓“力透纸背”。有的则线条很细,书写时用力又轻,速度又快,感觉埋没到纸里去了,根本就看不清,这真是"惜墨如金"。如果一幅作品中同时出现了这两方面的情况,对比就会太强烈、太刺眼、太不自然了。这些毛病、问题,往往挂起来容易检查,容易发现。其道理正是启先生教导的那样:字就怕往起“立”。如果“立”起来,觉得好,那就真学到家了。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