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漆木架鼓、商代的提梁铜壶、唐朝的三彩俑……360件(套)文物藏品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上集中亮相,许多文物是第一次离开故土,首次进京展示。
本次展览汇集了中国19个省(区、市)的49家考古所、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360件(套)藏品,以时代为轴、以美学和哲学为线展开叙事,其中许多藏品从未在收藏地以外的地点展览展示。
据文物专家介绍,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了中国考古事业自1996年以来取得的最新成果。展品是从全国200多座考古遗址、800多件文物中,精挑细选出360件(套)珍贵文物进行展览展示。
展览从杨官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物、到新疆精绝古城的尼雅遗址珍宝,再到扬州隋炀帝墓随葬品、南海一号沉船珍宝,展品年代贯通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遗址类别包括城址、墓葬、窖藏、地宫、沉船等,文物品类涵盖玉石、陶瓷、金银、漆木、石刻、壁画等。
最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是鎏金银阿育王塔,它通体鎏金,还镶嵌金、银、玛瑙、水晶等宝石,以沉香木制作而成,用来存放舍利。据文物专家介绍,它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体量阿育王塔,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展览中有西周早期方鼎,战国漆木架鼓,唐朝跪拜陶俑、三彩执物俑,还有商朝最具代表的文物——提梁铜壶。这些文物有的古朴,有的大气,有的肃穆,有的灵动,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