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美国作家博物馆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数字阅读”

经典艺术2017-05-27 16:14:09

当数字博物馆、虚拟化展示的概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再陌生的时候,更多的博物馆开始悄悄地朝着“沉浸式观展”的方向着手发力了。5月16日在芝加哥正式揭幕的美国作家博物馆(American Writers Museum),就以独特的五感交融且极具互动性与故事性的展览方式,对美国文学跨越五个世纪之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次全面且精彩的梳理。

这间新开的博物馆是北美地区首个以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文学博物馆。在这里,参观者将不会看到千篇一律的陈列在玻璃展架内的泛黄手稿或初版书籍,取而代之的,是一连串由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等不同元素构建而成的、将文本重构为具象化艺术品的展示区。

参观者在不同区域内穿梭,犹如穿越时间和空间,置身于美国经典文学场景和知名作家的创作现场,获得一种高度逼真且具有临场感的文学体验。

1495864713449.jpg

美国作家博物馆发起人马尔科姆·欧哈根。

美国作家博物馆坐落于芝加哥市中心北密歇根大道180号的建筑二层,周围是一片时尚街区,与千禧公园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毗邻而居。博物馆占地超过一千平方米,它的发起者是华盛顿特区退休高管、原籍爱尔兰的文学爱好者马尔科姆·欧哈根(Malcolm O’Hagan),而欧哈根在数年前造访都柏林作家博物馆(Dublin Writers Museum)的经历,更为美国作家博物馆的诞生提供了灵感与契机。

马尔科姆·欧哈根之前是Relatively Heavy-going读书俱乐部的一员,在这个以严肃阅读为取向、每月定期讨论诺贝尔得主及主流文学作家著作的小组里,他有幸遇到了同为文学爱好者,目前担任一间创业公司CEO的杰·汉默(Jay Hammer),也是在后者的协助下,他迅速制订了建馆的商业计划并成立了一家非盈利性机构专门从事这一项目运作,之后花费七年时间,完成了总计一千万美元的集资目标。

1495864713316.jpg

博物馆栖身于北密歇根大道180号建筑二层。

在欧哈根和汉默两人看来,美国作家博物馆立足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对分散在美国各地的文学遗产进行梳理和汇总,令广大文学爱好者免于奔走各地的作家故居纪念馆。在这里,既能获得趣味性与教育性兼有的观展体验,也能收获一个相对完的文学史观。

两人同时意识到,博物馆应当在构想和概念上与同质化的场所区别开来,它必须具有足够吸引力,同时采用一个轻资产的运营管理方式,使用最低限度的人力投入,才能作为一个可持续性的项目在市场上生存下来。据汉默称,一千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其实已经包括了所有建馆费用,以及未来几年的运营成本。

博物馆的设计工作交给了来自波士顿的设计师安德鲁·安威(Andrew Anway)。他拥有近三十年的互动设计及项目管理经验,之前曾替芝加哥历史博物馆、美国国立儿童博物馆、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国立非裔美国人历史及文化博物馆做展馆设计。在这个项目中,安威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他需要一种适合文学表达、让文字发声的形式,让人们绝对不会把这间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或图书馆混为一谈的新颖元素。于是他开始考虑如何利用仿真景观模拟经典文学作品的场景,用照明、影像及声音装置艺术作品再现伟大作家们的创作历程。

1495864713922.jpg

“作家的国度”展区里的说明性视频。

永久展示区中分为5个不同单元,“作家的国度”单元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这里,参观者将会首先看到一段使用先进投影技术制作的说明性视频。它讲述了美国文学如何萌芽,如何开枝散叶,在种类丰富的文体及写作风格中发展演变。

紧随其后的,是一面名为“美国之声”多媒体互动墙,总计有26米长,它依照年代顺序分别列出了四个世纪以来的100 位在美国文学史上拥有一席之地的人物。针对每位名作家,除了大事记之外,同时还给出了作品摘录文字、文学评论及珍贵的图像资料作为参考。如果参观者觉得这种偏向理性的展览方式不够有趣的话,不要急,紧接着他们便有机会步入梭罗的书房或者埃米莉·迪金森的卧室,一窥名作家们的生活日常。

1495864713218.jpg

“美国之声”多媒体互动墙。

“惊喜书架”的确是一大惊喜。这面密密麻麻、镶嵌着各式人名卡片的互动墙其实内藏玄机,每个卡片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暗格,参观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触动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名称,然后获得一段与卡片所写内容紧密相关的记忆——可能是一段音乐或影像,也可能是一种气味或色彩。

跟“美国之声”相似的是,这面互动墙也足足列出了100位写作者,只不过来自更为广泛的写作领域,流行小说、科幻文学、体育评论家、方法论、歌词及广告语不一而足,如果你看到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与饶舌歌手图帕克·沙库尔的《Dear Mama》,以及天美时手表的广告语“轻轻一触、永不停息”同时出现,也请不必感到吃惊。

以朱莉娅·查尔德(Julia Child)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写作者亦赫然在列,触动那块写着女作家名字以及《掌握烹饪法国菜的艺术》(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书名的名牌,人们将会闻到一股浓郁的饼干香味。

1495864713229.jpg

“惊喜书架”多感官装置互动墙。

“词汇瀑布”是位于展区尽头的一个密闭空间,照明装置艺术家利用无限循环投影仪,在墙面上制造出了文字浮现又消失、在影像及声音效果的衬托下的梦幻场面。每当灯光投射于固定一点,密密麻麻的词汇就会随机出现、组合排列,构成一连串掷地有声的名言警句。

1495864713354.jpg

“词汇瀑布”。

承接“作家的国度”单元,“作家的思想”是一个兼具娱乐和教育功能的展示空间。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互动桌面游戏,绝大多数仍然与文学息息相关,它们有助于锻炼大众遣词造句的能力,唤起人们心中潜藏的写作愿望。观众也可以使用触摸屏,精读25 部不同类型的大师之作,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凝望上帝》、《阿罗有支彩色笔》、《寂静的春天》等。

这里还有现成的写作课程,比如“一天的故事”这个互动空间就为参观者提供了纸笔、打字机或数字媒体工具,以及可供即兴创作小品的故事元素,另有一面故事墙作为载体,用于呈现访客们的文字作品。“DIY 对话生成器”是给那些缺乏写作灵感,或需要逐步摸索个人写作习惯的参观者提供的。同一个展厅内还设有“名词解释”触摸板,如果有人对自己的文学基础水平抱有自信的话,这儿倒算是个一试身手的地方——不妨来个机选,试试自己的运气,也顺便扩大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吧。

1495864713531.jpg

WordPlay互动桌面游戏。

主打仿真景观的小型展厅“棕榈树:黑暗中的清醒者”,就严格意义而言,不属于任何一个展览单元。它位于博物馆入口右手处的绿色空间里,三位艺术家苏珊娜·塞勒(Susannah Sayler)、爱德华·莫里斯(Edward Morris)和伊恩·博伊登(Ian Boyden)共同创作,把这里打造成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夏威夷花园。参观者来到这里,将会以更直观的方式“阅读” W·S·默温的自然诗篇,徜徉于作者笔下如歌般的情境中。 

值得一提,在美国作家博物馆里,似乎没有一件展品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收藏品,唯一的例外是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一书的卷轴。

博物馆特意向它的拥有者租借了六个月用于展示,并将这个120 英尺长的卷轴与古董打字机并排放置在一起。据说,博物馆方面希望向公众展示作家的工作过程,即一本书所耗费的实际工作量,就好比,凯鲁亚克捆好一扎纸、裁开,然后疯狂敲打键盘的过程……这能让参观者设身处地的理解一个写作者的快乐与烦恼。值得一提的是,参观者可以触碰并使用这个古董打字机。

1495864713304.jpg

特别展览,杰克·凯鲁亚克与《在路上》,展期自5月16日持续至10月27日。

出于对芝加哥本地文学传统的致敬,博物馆还专门开辟了“芝加哥作家”展厅,用于介绍那些具有风城气息的文学作品。非裔美籍作家和诗人理查德·赖特、普利策奖得主和社会评论家迈克·罗伊科均位其列。

除了上述种种,博物馆内设的读者沙龙同样值得造访,在这里,参观者可以为自己最爱图书投票、参于私人订制书签的制作过程。

“亲民”是马尔科姆·欧哈根从一开始就渴望为美国作家博物馆添加的标签之一。亲民路线,强调文学的社会属性,或许与文学界或学术界的要求并不相符,但却是美国文学延续多年的传统。在博物馆命名这件事上,欧哈根与多位作家、出版商、学者、教师、书商组成的内容决策小组挣扎良久,最终决定让 “美国作家”代替“美国文学”成为博物馆的“面子”,因为前者可以制造出文学与大众之间密切关联的感觉。

“文学这个词有一种阳春白雪的感觉,但是我们想吸引更多的观众。反复讨论多次,我们最终决定,将重点放在作家身上才是正确的选择。人们总是崇拜有创造力的人群。”他如是解释道。

1495864713458.jpg

美国作家博物馆内的儿童展览空间。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