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城市:香港
展览时间:2017-05-26~2017-07-08
开幕时间:5月26日(週五)晚上6时至8时
展览地点:贝浩登(香港)
地 址:香港中环干诺道中50号17/F
参展人员:李承祚
贝浩登(香港)很荣幸举办已故韩国艺术家李承祚在香港的首次个展《核,Nucleus》。李承祚于1941年出生于平安北道龙川郡,于首尔的弘益大学学习绘画。韩国第一代艺评家如李逸、吴光洙等称其为“输送管画家”或“核(Nucleus)画家”。李承祚从其登坛的1963年开始到1990年辞世,将其创作的所有作品均以“核(Nucleus)”命名,并以创作年份及序列号作为每件作品的副标题,与其他单色画艺术家的作品命名方式类似。他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一样,热衷抽象,作品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开始,运用光感错觉创造出二维平面与叁维错觉之间极具张力的平衡感。1这一特质令李承祚的创作有别于艺术家团体“Origin”的其他成员,也是其不同于朴栖甫、郑相和、尹亨根、丁昌燮、权宁禹等单色画艺术家的独到之处。其作品突显了抽象绘画的简化归纳性,强调平整;同时通过运用垂直、水平或倾斜的条带和输送管,塑造出一种视觉与心理紧张感。换言之,李承祚的作品在表现几何抽象性的同时,于“运动、残影和视觉振荡”中,呈现出二维和叁维之间富有诗意与韵律的动态美感。
此次香港空间的个展聚焦李承祚1970至80年代的作品。这一时期,他的“核”创作从表现错视效果的具体物质,转向描绘“非物质空间”。2如果说,朴栖甫以“描法(Écriture)”为主题的持续探索,促进了韩国当代抽象画的发展;李承祚则坚持以“核(Nucleus)”作为独特的视觉语言,不断调和图像表面的平面性和立体性,建立起先行的几何抽象世界。他的实践将绘画空间转化成二维平面框架内的动态空间,在画布上不断寻求传达衝突的视觉元素,实现与其他单色画艺术家及“Origin”成员不同的审美距离。这种特性一直贯穿于其25年的“核(Nucleus)”创作,成为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摘自:郑然心(弘益大学艺术史与理论系副教授),《李承祚的几何抽象:25年的“核(Nucleus)”之旅》李承祚的作品曾在诸多知名画廊与美术馆展出,包括:韩国首尔现代画廊(2016年);韩国首尔Gana艺术中心(2015年);韩国大邱美术馆(2011年);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2010年);韩国首尔泉水边画廊(2010年);韩国首尔市立北首尔美术馆(2004年);韩国釜山美术馆(2000年);韩国首尔TOTAL当代美术馆(1996年)及韩国首尔Hoam画廊(1991年)。
作品也获得许多重要美术馆收藏,例如:韩国首尔国家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韩国首尔德意志银行;韩国首尔TOTAL当代美术馆;韩国首尔Hoam美术馆;韩国首尔弘益大学美术馆;韩国首尔市立北首尔美术馆;韩国首尔韩松集团;以及韩国首尔女子护理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