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时代的文学,显露出对“感觉”的日益推崇——只要出自我心就无不入文,以往的大家经典里鲜活又结结实实面目各异的人物,好像离现代文学有点远了。文字皆来自平常,大文学家之所以有细腻的笔触,是因为他们的素日里积淀下了爱——对友人爱人、对坚持的工作,更是对生活本身。
德国诗人克罗普斯托克
亲笔信函
11.7×18.4cm
1通1页 附证书
1797年,在克里斯蒂安·伯恩斯托夫伯爵(Christian Günther Count Bernstorff,1769-1835)的父亲去世后,克罗普斯托克写信给克里斯蒂安,“我与你同在,亲爱的伯恩斯托夫。也许是因为你过于悲伤,或者还在忍受病痛的折磨,我看你没全程出现在葬礼上。在这样的场合,我一直觉得我特别的德国。我们稍稍落泪,但是一切将铭刻于我们内心。”
“我与你同在”,心疼和关切在纸面上呼之欲出。“我看你没全程出现在葬礼上”,克里斯蒂安被急切地关怀包围,克罗普斯托克对友人细致入微的体谅和感同身受跃然纸上。所有你经历的苦痛,都有人愿一起分担,“一切将铭刻于我们内心”。这是爱,友人之爱。
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
亲笔信函
11.3×17.5cm 12.2×9.5cm
1901年
1通1页
附信封 附证书
不是所有友人都互爱如一,友谊之深度尚浅,则有蜻蜓点水之交。可任何交情,都有一“礼”字讲究。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朴素谦和,都在这信笺里了:
“亲爱的同事,
我早晨四点半到波茨坦站后,才知道火车六点半才到这站。所以我不能接受你今日的邀请。由于我不能推脱与汉斯·本茨曼在莫尔斯多夫的会面,很遗憾明天(周二)我也无法与你碰面。周三我一定会登门致歉。”
美国作家梭罗
《阿萨贝特河》诗歌亲笔手稿
1通1页 附证书
这份手稿包括梭罗诗作《阿萨贝特河》(The Assabet)的全部十二节,该诗曾被梭罗收录到日记中,并标注日期为1839年7月18日。这首诗创作于梭罗的爱人艾伦·休厄尔(Ellen Sewall)来到他身边前两天,也是梭罗送给艾伦的第一首诗。一年之后,梭罗向艾伦求婚,但在艾伦父亲的阻挠下,佳缘未成。此后二十余年,梭罗终身未娶。
这是梭罗此生唯一的爱情。梭罗为这爱批注:“除了更深地去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爱”。
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
亲笔信函
1通1页 附证书
20×13.2cm
凡尔纳写信给出版商Pierre-Jules Hetze,表示会根据出版商的意见修改小说《Godfrey Morgan》中的章节,并更换插图。虽聊表数意,却是洋洋洒洒齐齐整整一页纸。小说不是在写完最后一个句号时就结束,在与读者会面之前,它融入了一批批人的心血。
没有一份工作是简单容易,除了专业造诣和细致周密的心思,要做到登峰造极,还要有对手执之笔、所做之事的热爱。
文学之学,是在“高精度地感受、捕捉、显影、强化人们变化多端的形态和细致入微的内心,最终给予简洁的表达”。得心应手地以吾手写众心的能力,来自对所有生命律动的尊崇和敬畏,来自对自我存在的生活的执爱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