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嘉德春拍】《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专场封面故事

经典艺术2017-06-09 11:35:31

1496973602437.jpg

作为中国嘉德2017春拍家具专场的封面明星,明晚期的黄花梨雕花靠背玫瑰椅十分惹人注目,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它的来源和出处竟也非同一般。此椅正是清末民初外交奇才、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陆征祥先生的旧藏。

1496973593264.jpg

陆征祥

陆征祥(1871 -1949)先生,又名陆徵祥、陆子欣,上海人,原籍江苏太仓,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他毕业于广方言馆、同文馆(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曾任驻荷兰、俄国公使。民国后,他九度担任外交总长,在近代中国外交界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外交奇才,其政治生涯几乎亲历了民国初期中国所有的重大外交事件,诸如最著名的“关于外蒙问题”的谈判、“二十一条”的签订和“巴黎和会”等。

1496973627516.jpg

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

一战结束后,陆征祥曾代表中华民国率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和会,并拒绝在辱国丧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496973659340.jpg

巴黎会谈,左排中间为陆征祥

1496973683116.jpg

他一生最大的污点,是于1915年5月25日受袁世凯的派遣,和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由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终身痛悔不已。后来,他在给天主教史学家方豪写信时说,“二十一条”的签署完全出于无奈,悔不该遂袁之意。

1496973702568.jpg

康有为给培德·博斐写的对联

陆征祥不单受到正统的西方教育,连夫人也是外国人——一位比他大22 岁的比利时人。在彼得堡的时候,陆征祥认识了比利时驻俄公使的一个亲戚:培德·博斐(Berthe Bovy)小姐。培德的祖父和父亲均系比利时的高级军官,她本人举止娴雅,陆征祥对培德一见钟情,一生敬爱有加。

1496973736650.jpg

1496973753889.jpg

《陆氏博斐氏纪念册》

1920年代陆征祥辞官后,制作了一本家族纪念册,即《陆氏博斐氏纪念册》,这是一本罕见的、反映民国外交和社会生活的私家书。正是在这本纪念册里,我们发现了这只黄花梨雕花靠背玫瑰椅的身影。

1496973770185.jpg

陆征祥先生在国外的住宅,玫瑰椅摆在壁炉边

1496973786226.jpg

壁炉边的玫瑰椅

这所华美的住宅,从毛毯到吊灯,从壁炉到坐具摆设,无一不是典型的欧洲豪华古典主义。唯有一把来自东方的玫瑰椅陈放在壁炉旁边。原本应配以欧式的皮质靠背椅,却被陆征祥先生换成了黄花梨雕花靠背玫瑰椅。用明式家具来点缀居室,竟然与古典主义相得益彰。有资料记载,陆征祥出任驻荷兰大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租房子做使馆。他向国内购买了家具陈设,又在荷兰定制了两辆马车。由于使馆布置精美,马车气派豪华,荷兰人都说中国公使是个大阔佬。可见陆先生虽然在国外做大使,但会向国内购买古典家具。此件玫瑰椅四面有工,雕工热闹,与欧式风格和谐相处,此或是陆征祥选择它的原因。

1496973799380.jpg

此椅瓶形靠背的正、背面均铲地浮雕龙纹,扶手下的瓶形纹饰,亦是内、外侧皆雕龙纹,为典型的四面有工案例。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刊载了一件北京龙顺成旧藏的玫瑰椅,造型结构、设计、纹饰等与此例如出一辙,唯龙顺成的是透雕,陆氏这件为浮雕。

1496973813577.jpg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甲6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48页。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理唐绍仪组阁时,对陆征祥很是青睐,一是因为他不参加任何派系,口碑干净;二是他常年出任驻外使团的工作,谙熟西方外交。于是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并对前清驻外使团大换血时,陆征祥成为了民国首任外交总长的不二人选。于1912年3月启程返国,赴任外交总长,改外务部为外交部,中国外交建制和管理开始走向现代化。

1496973840819.jpg

徐世昌完成就任总统仪式后与众官员的合影

1496973849637.jpg

合影中前排右一为陆征祥,中间为徐世昌

1496973864907.jpg

另一居所中的玫瑰椅

陆征祥做外交总长后,培德也跟着回到中国。从目前掌握的图像资料来看,玫瑰椅后来又出现新的居所中,不知是陆氏夫妇之家,还是别人的居所,或此椅届时已流转他人。

徐一士编著的《一士类稿·一士谈荟》书中,收录了陆征祥的一篇文章,写得声情并茂:“己亥春,祥与培德结婚。吾师笑谓祥曰:‘汝醉心欧化,致娶西室主中馈,异日不幸而无子女,盖寄身修院,完成一到家之欧化乎?’尔时年少未有远识,未曾措意。丙寅春室人去世,祥以孑然一身,托上祖庇佑,居然得入本笃会,讲学论道”。意思是:陆征祥与培德结婚时,老师笑说,你沉醉于学习西方,连太太都娶了外国的。将来假若你太太过世又没有儿女,希望你能进修道院去,这样学外国学得更彻底。当时年少不以为意,没想到竟然被恩师言中,后来他正式受洗加入天主教,一生无儿女,独身一人。

1496973878755.jpg

成为修士的陆征祥

陆征祥在传记《回忆及浮想》一篇中袒露心声:“当我妻子去世后,我立刻感到孤独,我一生只在此时寻求一件东西,我求一退省时机。在退省中,我有意寻路走入仁慈天主的家中。”1927年7月5日,也就是培德去世的第二年,陆征祥正式加入比利时布鲁日圣安德修道院,成为修士,取名天士比德,过起了极其清苦的隐修生活。“所衣者黑色衣服,所食者足充饥止渴耳。两餐之外,不得进食。室内一桌一椅一榻,除经典书籍外,一无所有。”(《陆档》)圣安德隐修院的陆征祥图书资料馆里便存有陆征祥的个人档案,他著有《回忆与思考》、《人道主义的会和》。

1496973889176.jpg

陆征祥图书资料馆一隅

然而厄运降临,1945年5月,圣安德隐修院的修道士全部被赶出。陆征祥不顾纳粹的威胁,在比利时各地发表演说,原本要被押往波兰集中营的陆征祥,因曾担任过蒋介石军事顾问的比利时军事管制政府首脑极力阻止而幸免。

1496973903419.jpg

比利时圣安德隐修院

二战结束后,罗马教皇亲自任命陆征祥为比利时圣安德隐修院名誉院长。1949年1月15日,陆征祥病逝,享年78岁,葬于晚年隐居的圣安德隐修院。弥留之际,院长南文主教到医院看望他,陆征祥用力说出了“中国”二字。院长说:“中国占去了你一半的心。”陆伸出三根手指,院长明白了:“中国占去了你四分之三的心!”陆征祥笑了,安详地阖上了双眼。

这件辗转到拍场的黄花梨玫瑰椅,可谓见证了贯穿于外交家陆征详一生的中国情。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而我们睹物思人,却也能透过椅子来缅怀那段峥嵘岁月。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