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主舞台已经搭建完毕,剪纸风格的纹样将园区装扮一新,“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4张大海报引人注目,参展作品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展……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已进入“非遗节节奏”。
6月10日至18日,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将在蓉举行。本届非遗节有何亮点?现场准备工作进展如何?观众又能看到哪些五湖四海的“稀奇”?6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本届非遗节主会场非遗博览园现场打探。
国际风范:“一带一路”闪耀盛会
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肤色黝黑的非洲艺人正抓紧排练舞蹈……6月8日上午,记者走进非遗博览园五洲情展厅,迎面而来一段充满异国情调的表演。6月10日,本届非遗节开幕式将在此举行。
浓郁的国际范,正是本届非遗节的突出特点。首次设置的“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便位于五洲情展厅内,将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项目参展,呈现多姿多彩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届时,泰国的皇家糕点艺术,土耳其地毯,日本的彫金、锻金、暖簾,斐济的树皮布产品等将悉数亮相。
除了国外非遗产品的现场展示,本届非遗节还不乏传统艺术的活态展演。据非遗节成都执委会国际展览部部长张擎介绍,本届非遗节将推出“世界风——五洲非遗荟天府”系列演出,6月10日至18日期间,来自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埃及、墨西哥、斐济等13个国家的传统表演艺术队伍,将在非遗博览园世纪舞广场滚动演出。
张擎透露,本届非遗节坚持公益性,扩大参与面,突出社会效益,在成华区等地设立了9个分会场。“届时,这些国外演出队伍将在各个分会场滚动演出,让非遗节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
6月8日,开幕式表演队伍在排练。
大家风范:多媒体呈现非遗精品
非遗博览园世纪舞西展厅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展”现场负责人叶静正忙着布展。两天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传承人将汇聚于此展出代表作,并现场展示莞香、竹木雕、瓷胎竹编等制作技艺。
20余位传承人中,不乏多位传统服装领域的名家大腕。徐永良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熟练掌握中式唐装、中式男女上衣、马褂长衫以及各类旗袍的制作本领,在中式服装“盘扣”的制作方面也独树一帜。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参加了今年举办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受到舆论高度关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展”上,她将和孟德芝、张小红等蜀绣、夏布绣“绣娘”同台亮相。
除了现场展示的实物,观众还能通过多媒体方式感知大师风采。近年来,由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岷江音乐台联袂组成的专家采访组,行程15000公里,先后采访了我省2000多位非遗传承人。按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的分类,专家采访组对80个非遗项目进行了艰苦而细致的素材采集、同步录音录像以及后期剪辑制作。
通过“天籁之音”四川非遗声音档案展,这些成果将首次和观众见面。“加深观众对四川非遗保护的了解,感悟其中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提升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自觉性。”现场负责人表示。
6月8日,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布展中。
竞技风范:观众也可“拜师学艺”
“这些黄色和红色颜料,分别是从南瓜和甜菜根中提取的。”6月8日上午,来自山西的介休花馍制作技艺传承人梁玉元来到展厅,取出从山西快递而来的独家产品——有机蔬菜汁花馍,引来众多工作人员围观。
梁玉元将要参加的,是本届非遗节首次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竞技活动”。其中,“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将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317名传承人参与,包括糖塑、传统织造技艺、木版年画、面塑、刺绣、银器制作、竹编、雕刻(木雕)、盆景制作技艺9大非遗项目,500余件传统工艺精品将线下线上同步展出。
不仅好看好玩,还可现场拜师学艺。“目前已有近600人报名,其中还有十多名外国人。”现场工作人员赵靓靓介绍,6月10日至18日期间,每日上午传承人将现场比拼,下午则带领市民体验非遗技艺。
“竞技是一种表现技巧和交流的方式,非遗项目和技艺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活态文化,并无高下之分。”赵靓靓表示,设置竞技项目,主要是为了创新互动交流,让非遗节更具观赏性、体验性和趣味性。
首次举办的“传统武术展示展演”上,河南塔沟、湖北武当、河北雄县和成都本地20多支队伍的2400余人,将带来少林拳、太极拳、鹰爪翻子拳等经典套路表演。传统武术互动体验活动,将由“体育文博展览”“传统体育文化表演”“古代体育运动会体验”三部分构成,还原中国古代蹴鞠、投壶、射箭等体育项目的情境。
往届非遗节现场
往届非遗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