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逍遥山水”——顾平书画小品展即将举行

经典艺术2017-06-15 10:15:26

人与自然的相契相生

——评顾平逍遥山水

文/窦修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翠苑·民族美术》执行主编)

读顾平的画,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天然的大气和自然之风,这与他一直主张画者应具备鲲鹏气派、云霄胸怀和豁达坦荡的人生价值观有关。他的逍遥山水竭力表现人与自然融和相悦、相契相生的境界,在当下的笔墨叙事中走出了一条自身之路。

一  人与自然共美相悦

顾平所绘逍遥山水,题材多样,或工或写,于古于今,多有涉及。大至山水的咫尺千里,人物的前呼后应,小至小品的精微雅致,扇面的志趣高洁,皆揣摩呵护,视如子女。然对这些子女,非偶得而寓情怀,意在追求笔墨之酣畅,境界之高雅,进而传达人性深处的放逸超然。人在自然里,山水传情;自然于胸中,畅神空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统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状态。故人与自然,共美相悦。

人与自然,是艺术表达的永恒话题,也是艺术宗旨所向。漫漫艺术长河,尽诉人与自然的时尚和风流,同时也展示人与自然的美好画卷。顾平其人,生性豁达,乐观雅逸。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图像叙事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他的人物,他的山水,皆唯美为是,以最美的形态示人。老者睿智,童幼聪慧,佳人婀娜如仙,或聚或散,少长咸集,行坐仰卧,尽得风流。虽多古装但非晋时人物之翻版,都为画家心仪之人,赋予了逍遥“美”的特征,加之形态上的幽黙诙谐,形成了顾平人物形态雅致散淡的符号仪式。而这种仪式放旷在天地之间,与自然相契,随着高山与平峦相对、耸木与矮丛相娱、溪涧与野径相间的唯美自然之景的展开而峰回路转。人在山中,逍遥自在,人景相融,层林尽染。人与自然共美,在于个体的人物与造化的自然通达融和,从而共生共鸣,谓之和谐。

和谐在于“悦”。人与人的悦,人与自然的悦,统筹于共美相悦之中。悦者,“乐”也。顾平的人物,上至耄耋,下至总角,豆蔻仙娥,皆呈乐观向上之形态,阳光与朝气,是他作品的基调。竹林七贤,顾平常绘之。从人性而言,竹林七贤是有风骨的群体,风骨在顾平笔端的流露不是击节而歌,而是展现竹林七贤人性中的豁达与率真。所以顾平的“乐”是理想化的胜境,是融化于自然,纯化于自我以期达到精神上的至乐至美的境界。

逍遥山水,澄怀雅致,是如梦如幻之真境。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当下人们永远的需求。人与自然,共美相悦,无限地美好也!

二  敬畏自然和谐共生

顾平绘画理念崇尚逍遥,逍遥的目的在于自然,自然源自心中的一方净土,也是自小追求的经历风雨之后仍然保持的那份纯真,近四十年以来一直流露在笔端的那种至乐至美的境界。

顾平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虽然以后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小城市到大都会,但童年的生活为他的创作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这种烙印就是在广阔的天空下精神的愉悦与自然万物蓬勃生长的朝气。个体有枯荣,但不变的是生命的永恒。世间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来自自然,生于自然,最后又归于自然。周而复始,演绎不一样的生活人生。所以在他的意识里,人与自然的存在是一种生命共同体。故他画面的表述自然山水永远的生机勃勃,而人物追求老者精神矍铄、少小天真烂漫。此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倡扬,实质上是对自然的敬畏。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敬重与畏惧的统一体。敬畏自然,其一是敬重自然,就是尊重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是畏惧自然,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因自然是永恒的,人类的社会发展必须与自然相契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密不可分。如果要分的话,用顾平的话来表达,就是“兄弟”。即把自然看作是与我们具有平等的生命,也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顾平的逍遥山水,就是消弭了人与自然的界限。

出于对自然的敬畏,顾平笔下的山水,形式是柔和的,境界是畅意雅致的。在创作方法上,从不把自己凌驾于山水之上,而是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他的笔墨力图避免方硬劲挺,追求水晕墨章,就是敬畏自然,而不是规训自然,把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逍遥山水之中的人物,非点缀,是作为欢快畅神的实体存在。人之乐,自然之乐,从而达到兄弟般的和谐共生。人在追求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面对城市的喧嚣与快节奏,内心深处需要慰藉与放松,连绵起伏的山和浩淼无际的水掩映下的山谷湖畔成了都市人向往的胜地。然而,都市人不可能与世隔绝地回归自然,顾平的逍遥山水可以补缺也!

三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国画对自然的观照,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方式,上升到哲学美学的范畴谓“道法自然”,其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多年以来,顾平虽然终日埋头于书香笔墨的追求,但对他的画从来不奢求什么,也不刻意追求什么,只是用笔墨阐释自身对自然的理解,尽自己最大努力描绘心胸中的人与自然。他的山水四时并运,已经超越了时间的界限,以丰富的笔墨线条的语言形态,创造了具有如诗般永恒意境的绘画图式,而不专注于对客观自然景象的形象再现。其理与道法自然相契合,打开了逍遥之门。

道法自然,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对于人而论,自然的规律不可违背,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顾平的逍遥山水,山势转承起合,贯通一气,参差错落,虚空中有生气,实体中见空灵,尤其注重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合理和谐的关系,是遵照自然物象之间合乎规律的依存关系进行的艺术呈现。

顾平的心中与笔下,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道法自然的密钥在于逍遥。逍遥理念的图式揭示,赋予了“和”与“乐”的特征。“和”与“乐”,不是个体之“和”与个体之“乐”,而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之“和”与共同之“乐”。众“和”与众“乐”,指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最简单的解读就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在于人与自然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也就是追求人的精神与自然同构,回归人与自然逍遥的本性。顾平安心于斯,醉心于斯,不管生活如何变化,社会诱惑有多大,仍然以此为人生的主轴,努力以自身的情意去挥洒笔墨,用生活的感悟去营造案头的尺寸境界。顾平的笔墨境界,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是其主题,细节之处能够娓娓叙述所有生命的特征,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相契相生并和谐共存。他在笔墨的氤氲中求逍遥之意,会弦外之音,得空外之响,得意而忘形,无言而会心。

UnaW-fyfvnky5291890.jpg

顾平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画院史》执行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艺术作品欣赏

前言

扇画随想

——顾平

能画大画者都能画小画,画无大小,皆重品境。小画小,咫尺之间目及全貌,不得轻之。余曾收藏过几幅明代山水小画,幅小而境广,笔精而韵达,一尺不到却展千里之貌,点景人物不及厘高却也生气盎然。再看宋画,圆扇不论山水和花鸟,精美至极、品境之高是谓人间难得之瑰宝,余倍受启发。故余作扇圆亦以古人为楷模,重情、重境、重精美。

“逍遥山水”是吾画之称谓,就象人总得有个名子。父母起名寄于希望,我也一样,我的画是我精思所在,故我也有个希望。人与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缘,拥抱自然,享受自然是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逍遥”是作画轻松愉悦的心态,心情好方能画得好,先悦己后悦人。对自然的关照各有各的说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各不竟同。

岁月如梭,华发已生,人生中有许多的祈盼,在每一时间段都有发生,感受不同,年龄不同,所表现形式也不同。绘画的好处是往事可以回忆,未来可以梦想,坦荡生活,真实自我,一张纸可画一切,可画所有。

此次展出是小方小扇画,还有几幅书法,书画同源,习书也是画者必修的功课,故一起展出。

画展得到王炳会先生及国学频道《书画中国》栏目组的全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2017年5月6日于北京

eoam-fyfzfyz2305600.jpg

主办单位:

北京荣宝斋画院美术馆

协办单位:

《书画中国》栏目组

支持单位:

北京翰霖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策展人:石金库

展览时间:

2017年6月17日(上午10:00开幕)至23日

展览地点: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徐宋路

荣宝斋画院美术馆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