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中英版画入藏 成就一段佳话

经典艺术2018-08-13 15:17:32

LtCS-fzrwica0739565.jpg

冬旅(版画) 49×57厘米 1998年 周胜华

f9I3-hhqtawx8364911.jpg

塞尚和约翰在咖啡专卖店外画速写(版画) 36.5×53厘米 彼得·劳伦斯

8月1日至30日,由黑龙江省美术馆、黑龙江省版画院、英国木口木刻家协会、英国木版教育信托联合主办的“归来的木刻——黑龙江省美术馆藏中英当代版画作品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展出,来自60位中国艺术家的60件中国木版画作品与来自英国木口木刻家协会8位艺术家的43件木口木刻作品同期对比展出。

20余年前,两位欧洲人博林德女士和冯德保先生遍访中国大江南北的版画名家,短短的几年间就收集了数千件中国木版画精品,并在伦敦创立欧洲木版基金会(后改为英国木版教育信托)。1997年该机构邀请60位中国木刻版画家创作木刻作品,并于2003年向全世界发行《木版画原作集》。该原作集自面世即广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而书中的全部木刻原版也被英国大英图书馆永久收藏。黑龙江省美术馆自2008年起与欧洲木版基金会常有业务往来,并于2016年通过该基金会收藏到这60件中国当代木版画作品,使得这套原先并不为国人熟知的中国木版画原作集从英国回归故土。

据英国奥斯特大学艺术学博士、牛津大学拉什金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何为民介绍,这套原作集作品所用技法多样,包括水印、粉印、油印、黑白、套色、绝版、饾版、拼贴版等刻印技法。他说:“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界思想活跃,中国艺术家对传统版画的继承与发展,对民间艺术的兼收并蓄以及对西方艺术的大胆借鉴都在这套作品集中得到体现。这套原作集已被视为中国版画的现代发展及走向广阔世界的一个里程碑。”

2016年,与60件中国木刻作品同时入藏黑龙江省美术馆的还有43件英国木口木刻家协会会员的木口木刻原作。英国是木口木刻的发源地,18世纪末英国版画家托马斯·比维克首先采用黄杨木横剖面刻制木口木刻制作书籍插图,创造了白线法刻制精细丰富的色调,堪称凸版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技术革新。英国木口木刻历经两个多世纪,几经沉浮,至今依然有一批专事木口木刻的版画家执著于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据介绍,此次展览中8位英国版画家创作的43件木口木刻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当今英国木口木刻的整体面貌。

归来的不仅仅是木刻,也有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对美的共同追求。中、英两国都有木版画创作传统,英国是木口木刻的发源地,而中国是木版雕刀印刷术的发源地,也是复制木刻的故乡。本次展览旨在通过英国部分当代木口木刻作品与中国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当代木版画的对比展出,展现中、英两国美术界关于各自木版画传统的传承和发展面貌,以及木口木刻与木面木刻在形态上的差异,同时通过对比展示管窥中英两国的文化异同。

版画作为黑龙江省美术馆的主要馆藏与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一直以来在促进地域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此次“归来的木刻——黑龙江省美术馆藏中英当代版画作品展”不仅是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也是“一带一路·黑龙江艺术家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与此同时,由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牛津孔子学院、黑龙江省美术馆主办的“黑土魂——中国·黑龙江版画欧洲巡回展”首展及相关艺术交流和采风活动也正在英国举行,可见版画正以其独有的优势为中英文化交流铺就一条新的道路。

日前,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美术馆举行的“黑土魂——中国·黑龙江版画欧洲巡回展”首展开幕式上,为配合展览的主题、传播黑龙江文化,在展览现场还同时播放了黑龙江省的英文宣传片《龙江行》并发放图录,增加了当地观众对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认知。黑龙江省美术馆馆长张玉杰表示,“正是这些艺术家及其版画作品,种种的艺术道路与艺术风格,集结为特色鲜明、黑土气派的黑龙江版画,凝聚成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地域艺术品牌。作为象征黑龙江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的文化符号,其雄浑的精神内涵、雍容的艺术特征,充分表现了北疆黑土文化特质,成为黑龙江当代艺术发展的显著标志和宝贵资源。”据悉,艺术交流期间,黑龙江省版画院副院长刘德才还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艺术学院与在校学生进行了互动,讲解并示范木版画创作的过程。8月31日后,该展还将前往英国其他城市进行巡展。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黑龙江省美术馆还将与英国木版教育信托合作编辑出版《汉英对照实用版画词汇手册》。这些国际艺术合作交流项目的实施,是黑龙江省美术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新时代整合国内外艺术资源“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具体实践。“我们通过开展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以平等互惠的形式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优秀艺术作品引进黑龙江,同时将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带上国际舞台,希望用艺术交流实现民心相通,进一步加深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张玉杰说。(筱琹)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