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纤维艺术何去何从

经典艺术2018-09-25 16:37:12

8月25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办的“不同的声音: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展在清华美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乌拉圭、土耳其、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的20位代表性艺术家的30余件纤维艺术作品,意在探讨纤维艺术的价值与未来发展。

1537857140363.jpg

展览现场

“纤维艺术”一词在20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出现在美国,并于60至70年代迅速发展至鼎盛,在美国被称为“纤维艺术运动”,在欧洲被称为“新壁毯艺术运动”。欧美的纤维艺术运动因国际性平台“洛桑双年展”(1962—1995,瑞士)相遇汇流,推动着纤维艺术不断探索自身的艺术语言,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纵观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60年代,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艺术家们致力于纤维艺术材料与形式语言的探索,回避其与手工艺、与女性、与家庭的关联,强调纤维艺术与“纯艺术”相关的材料语言与形式特征,从而融入现代艺术的主流,确立了在艺术世界的位置。

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纤维艺术在形式语言的探索中很难再有突破,进入了总结、反思的80年代。格哈特·克鲁德尔回顾纤维艺术的演进历程认为:“对形式的探索是纤维艺术过去发展的焦点,也是这场运动的核心。然而之于今天的艺术,更加注重艺术与生活的广阔关联。那么,我们时代的各种境遇在纤维作品中有何反映呢?”随着现代主义的终结,纤维艺术成为“现代艺术历史中最显著的尾声”。随着洛桑双年展的停办和“后现代”思潮的发展,纤维艺术进入了“后纤维”时代,而纤维艺术又该何去何从?

本次展览提出以后现代关怀哲学与叙事理论进行当代纤维艺术研究。“关怀”一词来自于关怀伦理学,最初是由女性主义哲学家提出的。1982年,卡罗尔·吉利根在她的著作《不同的声音》中首次将关怀与关系做比较研究。后经几代学者的建构,关怀伦理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关怀伦理学中,关怀的本质是关系,人是一种联系的存在,需要在世界中建立关怀关系。纤维艺术以其柔软的材质、女性的关联、家庭的隐喻、手工的传统被认为是富有温度和关怀的艺术形式。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中,关怀伦理与纤维艺术逐渐发展成一种认知和构建世界的不同视角和实践。在林乐成教授的指导下,笔者以后现代关怀哲学与叙事理论来研究纤维艺术,先后赴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访谈了百余位纤维艺术家,意在从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手法、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角度出发,以关怀的视角探讨当代纤维艺术的价值,重新审视其与家庭、与传统、与女性、与社会、与时代的关联,讲述自己的故事,确立其身份与价值。

此次展览作为笔者的一个学术汇报,邀请了来自10个国家的20位艺术家参展,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艺术家珍妮·达顿用千针万线记录母亲从患上老年痴呆症到去世的过程,每一幅画面都饱含着深切的母女情和珍贵的回忆;美国艺术家乔·汉密尔顿则用大家最熟悉的“织毛衣”手法,用钩针编织记录了自己在“波特兰之家”做志愿者时所照顾的老人和病患,既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是对年长女性的致敬;清华美院林乐成教授以纤维艺术的方式致敬艺术大家吴冠中先生,他将吴先生的水墨作品《天问》和《雨花江》转译成可以让小朋友走进玩耍的《快乐羊毛毡》,让年轻一代以别样的方式感受大师情怀;青年艺术家王建用上千个干燥剂袋以“金缕玉衣”的方式构建了当代人的肖像,反思了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与无休止的消费社会;装置艺术家周煜嵋以一个粉色塑料帐篷营造了一个神秘的空间,内置以丝袜和丝绵形成的无数条状物体,观众可以走进、互动、体验、玩耍,创造属于自己的“粉红回忆”。由清华美院洪兴宇教授和湖北美院代磊老师共同发起的现场互动项目,为参与者提供回收的布料和针线,邀请现场观众共同创作,完成一件属于我们的关怀的故事与共同的回忆。琼·苏尔茨和李薇则在独特的个人风格中形成了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诗。

作为一种关怀的艺术实践,当代纤维艺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中提供了一种建设性的思维方式乃至解决方案。“纤维与关怀”可以为纤维艺术的未来发展和理论建设提供思考和借鉴,让纤维艺术的价值彰显,发出不同的声音。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