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Everlasting Campus
王其钧北京大学个人油画展
Wangqijun’s Oil Paintings Exhibition
at Peking University
展览时间|Exhibition Time
2018年10月19日-2018年10月21日
展览地点| Exhibition Venue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二层画廊
2018年10月21日,深秋的北京秋意正浓、秋阳正好,上午,“永远的校园——王其钧北京大学个人油画展”开幕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画廊举行,吸引了众多北大师生和校外观众前来参观,为这个秋天的北大校园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晓琳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中教授、金晟轩艺术馆馆长范丽女士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本次展览的主人公王其钧教授最后致答谢词。除以上嘉宾外,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夏红卫部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马浚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刘金贵教授,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蒋智南教授,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贵祥教授等嘉宾及支持本次画展的各相关单位代表、媒体及学生等百余人一起参加了开幕式。
▼ 嘉宾致词
向勇教授主持开幕式
吴志攀教授致词
王晓琳博士致词
王中教授致词
金晟轩艺术馆馆长范丽致辞
王其钧教授致答谢词
嘉宾合影留念
王其钧先生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旅加华裔画家,于2016年应邀担任北京大学海外访问学者。此次“永远的校园——王其钧北京大学个人油画展”共展出其通过对北大学子点滴生活的细致观察、利用三年时间创作完成的19幅反映和展现北京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燕园学子朝气蓬勃青春风采的油画作品,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熟悉的场景,无不凝结和体现着作者本人对北大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热爱以及融汇中西、开拓创新的综合艺术修养, 也充分展示出新时代、新青年的校园文化风貌。画展上,纪录片《画家王其钧》首发播放部分片段,与画展完美结合,生动再现了王其钧先生在创作北大校园画作时的过程与情形。
▼ 创作花絮
另外,本次展览也是“第十五届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充分体现了本届文化节“百廿北大,因你又新”(PKU and You, 120 Years and Beyond)的主题,不仅为本次文化节添香增色,还成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纽带,用世界相通的艺术语言拉近了来自世界各地、共同相聚未名湖畔的学子们的距离。
画展开幕式结束后,现场嘉宾共同移步至于当日同时举行的“北京大学第十五届国际文化节”开幕式,王其钧先生将《永远的校园》系列作品中的《相聚未名湖》画作,向北京大学递交收藏。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先生代表学校为画作揭幕并向王其钧先生发放了《收藏证书》。
▼ 递交作品和颁发收藏证书
王其钧教授向北京大学递交作品《相聚未名湖》
林建华校长向王其钧教授颁发收藏证书
艺术简介
● 王其钧
1954年7月3日生于江苏徐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东方壁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
中国艺术信息网总顾问,
北京大学海外访问学者,
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研究会副会长,
加拿大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教育背景
1974年-1977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
1987年-1990年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壁画艺术,获硕士学位。
1993年-1996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主要成就
1984年,中国画《雪尽春来》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2008年,油画《蜀国石韵》入选“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并被组委会收藏。
2014年,个人油画展“江南叙事”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2014年,水彩画《都市中的一抹霞光》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4年,油画《春讯》《滩上欢歌》入选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全球华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书画展”。
2015年,水彩画《乐山大佛》入选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合办的“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
2016年,个人画展“生命望乡的行吟”在北京大学举办。
出版书籍
《白描画典藏——中国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中国实力派油画家——王其钧》杨柳青画社出版社,2009年。
《中国著名油画家——王其钧》杨柳青画社出版社,2010年。
《中国著名画家王其钧》(上、下)吉林美术出版社,2013年。
《生命望乡的行吟——北京大学海外访问学者王其钧作品集》,2016年。
《长歌集——中国著名艺术家王其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7年。
获得荣誉
2010年,在中国电影家协会与中国国家美术馆合办的60集纪录片《经典与不朽》活动中,入选为60位著名画家之一。
2010年,为表彰为公益事业所做的贡献,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颁发的“艺术成就奖”。
2010年10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艺术之路任重道远——海归艺术家王其钧》。
2014年,作品《都市中的一抹霞光》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2015年1月,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国美术奖”。
2015年6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评为“2014年度画家”。
2018年2月,获“亚洲美术双年展”银奖。
下面就请跟随我们一同欣赏王其钧先生此次的参展画作,切身感受先生笔下的燕园风采吧。
《蔡元培先生肖像》150×110cm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文化界的卓越先驱者,其著名的文化思想和学术观点,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不仅成为他主持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他所坚持的办学原则。他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梁漱溟曾说,蔡元培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这是十分正确的。正是因为蔡先生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使得新文化有了立脚之地,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堡垒,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蔡元培不仅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
《无声的缅怀》210×118cm
画评:
蔡元培先生于1916年至1927年期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是北京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为杰出的教育家之一。由北大校友合资捐建的《蔡元培雕像》成为了校园中极负盛名的一枚地标。画面中一名女学生伫立在蔡元培像前仰望雕像,雕像前放置着鲜花,女学生手中紧握着一本承载了中国历史精神魅力的史学著作《汉书》,表达了北大学子对于作为北京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崇高精神象征的蔡元培先生永久而深切的缅怀。画作以偏暖色调的黄色晕染奠定了稳重深沉的基调,整体上给人一种温暖静谧而又富有历史厚重深刻之感,传达了敬仰蔡元培校长的精神寓意。
何凌云 国际关系学院2014级本科生
《墨香馥郁》
画评:
《墨香馥郁》这幅画作展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丰富藏书。画中的女同学站在图书馆里的两排书架之间,书架上的排排书本琳琅满目。女孩双手捧书,专注阅读,认真的深情仿佛跟着那些文字一起陷进了书中的世界。一个人,一本书,静静地相互依偎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一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十分丰富,历史也十分久远,满足了同学们的多种学习需求,在图书馆里经常能看到同学们捧书研读的身影。画中女孩的身影与百年来代代北大学子的身影重叠着,将北京大学的这一份书香在时间中不断传递下去……
张泽君 艺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
《春光又一载》200×133cm
画评:
《春光又一载》描绘的是北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场景。画中地点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自习室。大约在图书馆的三四层,窗外树叶颜色嫩绿,屋内的女孩穿着较厚的鹅黄色外套,标志着北大刚刚步入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黄衣女生正专注凝视着眼前的笔记本电脑,桌上的文献资料散乱地摆放着,手边的纸笔便于随时记录新的想法和信息。桌上的电脑、支架、资料、纸笔、文具盒、水杯、耳机,一应俱全,呈现出一种零散中的秩序感。画作通过复现学生在图书馆专注学习的场面,以极细腻的手法表现了在北大学习的美好时光,展示了一种投入当下的自在自得,体现了学子在燕园学习的归属感,以及对于知识与真理的敬畏感。
黄露莹 艺术学院
《三更灯火》180×157cm
画评:
《三更灯火》这幅油画讲述了夜幕降临,北大学生仍在阳光大厅中孜孜不倦学习的图景。在图书馆的一隅,在作为现代化代名词的电脑丛中,是北大学生们刻苦而又专注的模样。画作逼真地还原了北大学子在阳光大厅的时光,也细腻地描绘出他们为无数作业和论文忙碌的神情。在科技快速进步、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在,学习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北大的图书馆也与高科技相连,通过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联结各类知识,更加方便学子们的学习。
易冰清 艺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
《兼容并包》210×118cm
画评:
作品《兼容并包》是北大国际视野的一个缩影。初冬的北大校园里枯叶飘零,街边树木空留枝桠。近年来新建的经济学院,与两名不同相貌、身高、肤色的学生的身影交相辉映,奏出国际化的美妙乐章。一名非洲面孔的留学生与她的中国同学闲适地漫步在校园中,愉悦地分享着什么有趣的话题,相谈甚欢。冬日凛冽的蓝色调背景极大地放大了冰冷的感官,而两名来自不同国家,分属不同民族的学生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轻松交谈的融洽气氛,却给画作带来一股暖流。一冷一热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暗示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求同存异和自然相融,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
邓艺 艺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
《海外学子》200×133cm
画评:
《海外学子》这副画作,是北大“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画面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子们,在北大图书馆的同一张自习桌前共同学习,享受着北京大学提供的优质的学习资源与环境。阳光照射在暗红色的窗棂和大理石飘窗上,窗边的原木色自习桌上摆放着电脑、纸质资料、咖啡水杯和插满插头的接线板。同学们的视线专注于自己眼前的电脑屏幕里。尽管国籍、文化、语言各不相同,但画面中体现出的中外学子对于学习的热情与专注却那么的相似。来自不同文化的异国学子,都在燕园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里,静下心来感受思想的碰撞,体会历史的厚重和知识的伟大。
江冰森 光华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
《为明天》125×180.3cm
画评:
远景宏伟的建筑、中景的花坛与树木、近景三位正在交谈的学生,构成了这幅画作的表现主体。画中地点被称为“三角地”,是历史上学生活动的集中地;画中建筑是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它崛起于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是北京大学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画面前景三人热切交谈,电动摩托车、双肩包、挂在车把手上的咖啡杯、电动车脚踏板上放置的袋子……寻常的生活场景使得画作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气息;电动车挡泥板上的广告、女生的破洞牛仔裤、男生脚上的“新百伦”运动鞋等细节都刻画出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画作通过旁观者叙述视角走进这一场景,在光影及色彩的处理上呈现出胶片质感,完成了真实可感的视觉叙事。
曹林菁 元培学院2014级本科生
《鹰之阁》
画评:
画作所描绘的正是“百团大战”的盛况下“山鹰社”招募新社员的场景。“山鹰社”是以登山为中心的学生社团,社旗悬挂在树上,树下摆放着各式登山装备,登山杖、登山鞋、登山包、帐篷垫、随行杯等一应俱全。装备后是支撑起的凯乐石帐篷,一块写着登顶珠峰的易拉宝倚在帐篷与登山装备之间。小桌最外侧身着白衣的女生拿起手机为一名留学生耐心解答问题,站在中间的中国男生则侧头学习,小桌最内侧的同学继续埋头干活。留学生身着球衣、球鞋,裤子印着“耶鲁网球”,身后是代步工具小黄车,正印证了来自世界名校的学生对身体素质、精神素质的要求是一样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都体现出了对于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北大精神的向往。
陈舒萍 艺术学院2014级本科
《张弛有度》118×210cm
画评:
画作中展现了对洒脱自如的轻松生活富有新意的理解。画面中的一名北京大学的同学,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游走在潮流和时代的前沿,在课后难得的闲暇时光,脚步轻快地走在路上,颔首看看手机,步伐紧凑但表情放松;或是读到一条令人愉悦的讯息,或是刷到了偶像的微博动态,令学子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也能享受自己的小乐趣,活出自信与潇洒,使大学生活在张弛的碰撞中达到平衡。一幅日常生活的写实画卷,是对关照生活的态度的致敬。张弛有度,是绘画在超越生活的平凡后走向简单的境界,也是生活在艺术中重回单纯与美好的愿望。
侯思源 艺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
《挑战》118×210cm
画评:
此作展示了北大学子的体育精神。画面中, 淡蓝色的天空下,一名身穿火红色外套的男生四肢微蜷吊在空中,头顶悬着一根横杆,背挂两条安全绳,这是他完成素质拓展课的高空抓杆项目后放开双手等待下降的瞬间。这时的他需要在高空中克服纵身一跳抓住横杆的恐惧,并完全信任、依靠队友在下降过程中拉紧绳子保护自己的安全。男生镇定的神色,展示出对自己的肯定和对队友的信任,体现了不畏艰险、相互帮助的北大体育精神,也表现出了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回馈体育的北大学子在北大体育精神的感召之下,正在不断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着“完全人格”的国家栋梁。
谢长村 政府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文武皆长》134×206cm
画评:
画作展示了北大校园里每到星期五开展“义务修车”行动的温暖景象。图书馆背景前,在文史楼的牌匾前,靠着一块手写有“星期五义务修车”字样的纸板。纸板旁边,几位同学围聚在一辆自行车旁边,中间的男生笑着着手修理车的零件,其他同学守在一边围观、说笑、交谈,气氛和乐融融。每周五的”义务维修自行车“是北大校园里一个别具温暖和情怀的活动,拥有修车技能的同学义务为并不相识的同学们修理他们的校园代步工具,无偿地给予帮助。北大的同学们在质朴纯粹的校园集体生活中,通过这种真诚的公益行动,彼此增进交往,分享快乐,传递温暖。
张辰 政府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百花齐放》227×180cm
画评:
《百花齐放》展示了北大“百团大战”的一隅:在新太阳与“百讲”交界的拐角处,某社团正在进行招募。画面左侧是西洋鼓、中国鼓、谱架与若干摆放于地上的书包、三角地展板,画面中右侧是两名学生与外国友人在交流,桌上摆放着若干中国古典乐器。秋季午后,灰色衣服的中国男生认真为桌前的外国友人解读社团的主要工作,旁边的女生微笑地阅览着一份文字材料。不同文化、观念、追求在同一时空下的交融,体现了北大社团文化的开放与多元。画作技巧上对光影的把握、对构图的处理、对细节的再现,体现了“忠于现实但不受囿于现实”的开放创作观念,这也与校园“百团大战”所蕴含的自由、多元的北大精神相契合。
苏鑫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4级本科生
《梦在萌芽》160×200cm
画评:
这幅画作主要表现了前来参观北大校园的家长们对北大的歆羡和憧憬。几位妈妈胸前佩戴着颜色各异的胸牌,说明她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参观团。家长们年龄各异,可推测出各自的孩子也年纪不同、所处求学阶段不同,但大家对北大的衷心向往的心情却是相同的。妈妈们一致地拿出手机认真拍摄北大的建筑和校园,以回去激励孩子树立高远目标,进入这所全国学子都向往的求学圣殿。画面背景是北大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楼,画面中的草坪、塔松都有着悠久历史,体现出了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传统。画作还影射了中国的高考制度,北大的影响力也从侧面验证了中国高考制度的合理性。
刘芳宁 艺术学院2014级本科
《春风杨柳》141×169cm
画评:
画作展示了北大学子的创业精神。画面近处,五位北大学子兴致勃勃地骑着ofo小黄车行驶在未名湖畔,他们面带笑容,表明ofo小黄车的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位外国学子,似乎也在喻示着ofo小黄车已经走出国门,正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改变世界。画面远处,路上行人往来不断,两位学生停车驻足,似乎在欣赏未名湖独特的美景。ofo小黄车的创始人就是北大学子,作为新时代北大创新创业的杰出代表,ofo让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人们都切身感受到北大学子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北大人的团结向前、锐意进取。
刘展宏 艺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
《闲暇的时光》200×133cm
画评:
画作主题聚焦于北大学子的多彩生活。画面再现了春秋时分,校园草坪一隅的悠闲景致。三个女孩子忘却了学业的压力与繁琐的日常工作,聚在一起打牌,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刻。画面中心的女孩以半卧的姿态呈现在核心位置,外套轻轻地搭着,手中握着几张扑克牌,专心地打量着牌面的局势,似乎要静待时机;一左一右两个侧影也可以从舒展的肢体与形态上看出放松自由的样子。三人的牌局似乎正处于关键时刻,每个人物都沉浸其中,胶着的牌局与牌局本身的轻松愉悦形成有趣的张力,令人兴味盎然。这幅画象征着北大的校园生活并不是只有单调的学习与工作,还有闲暇之余的多彩娱乐。
朵悦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4级本科生
《乐章里的音符》141×169cm
画评:
画作描绘的是北大环卫工人辛勤工作的景象。画面以浓烈厚重的笔触铺染树木和草坪,渲染出金黄色、红色、棕色的统一而协调的色调,勾勒出校园的秋日美景。一名戴着半旧的帽子、身着深蓝色与浅蓝色衣服的北大环卫工人,与场景形成巧妙而又天然的呼应。画面主人公压低帽檐并微微低头专注地倾倒着垃圾,垃圾箱旁竖立着一把扫把,应当是先把零落的银杏叶扫成堆再统一清理。垃圾车边挂着不少颜色各异、大大小小的垃圾袋,说明他们常常会把垃圾瓶、纸张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分开收集,以便再回收。环卫工人有条不紊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默默保卫着北京大学校园的整洁,是燕园日常运作的坚实后盾。
张瑜 艺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
《片段》220×143cm
画评:
油画《片段》画面色彩搭配典雅丰富,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北大学生经历了一天紧张的学习后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景象。桌上可见香锅、面条、西瓜等丰富的菜色,令人垂涎欲滴。画作风格大气、自然,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画中角色的刻画表现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特点,他们或相互交谈,或一边玩着手机“下饭”,或挂着耳机在听音乐,体现出不同人们的不同用餐习惯。一部分人外向、热情,喜欢与人交往;也有一部分人独立、内敛,通过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很好地化解了一个人吃饭的“尴尬”。画作再现了北大用餐高峰期时食堂座无虚席的景象,是北大日常生活的真实缩影。
黄依琳 光华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
《守望》210×183cm
画评:
画作传达的精神是北大对传统戏曲的守望。画面展示了戏曲开场之前,一群在后台做着准备的女孩们的化妆场面。化妆师正在给一个女孩化妆,为了防止弄脏衣服,女孩胸前围着毛巾。化妆师带着口罩,专注地审视镜中女孩的妆容。摆满化妆品的桌子井井有条,化妆品大都没有盖子处于打开状态,说明其他女孩已经完成了化妆。十一个女孩三三两两站着,衣着淡粉色绸缎水袖长裙,或是交谈或是四望,神态与动作各异,笑闹声跃然纸上。整幅作品粉红色的色调充满活力,暗示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传统戏曲进北大缘由已久,归类戏曲社团,活动层出不穷。北大学子对于传统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张樱子 艺术学院14级本科生
《相聚未名湖》
画评:
未名湖畔,博雅塔下,石舫之上,搭起了一座中国红的国际舞台,一群拥有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相聚于此,在舞台上手舞足蹈,欢声笑语。画家以北大标志性景观未名湖、博雅塔为背景,在构图上,相对于实景画面去除了多余的植被,用一棵斜垂的树枝非常自然地打破了画面的平静呆板,此笔之“破”实在巧妙。这场演出实际上是发生在“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上的一幕,每年国际文化节都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汇聚全球菁英,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提供自由表达、平等交流的平台。然而,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北大石舫作为200多年前和珅仿照颐和园石舫建造一件艺术品,具有浓郁的文化和艺术气息,而画家将国际舞台搬到石舫之上,非常巧妙地将北大校园环境与艺术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了其独特的构思。
漫步未名湖畔,一步一景,而画中所展示的正是从石舫角度望去的景象。这条永远不沉之石船默默地伏在未名湖湖心岛东侧,正对着的便是一座十三级密檐宝塔——博雅塔,它是北大风骨,静静地伫立着、思考着,倒映在湖中,更显威严。而未名湖名“未名”,正体现了北大人所追求的淡泊名利,宽容无争,世上的事物本不该用名分固定。湖光塔影,相映成趣,它们不知记载了多少燕园学子的故事。人来人往,对月独酌者有,三两好友交心者有,浅唱低回者有……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荣光与梦想。
在用色上,画家运用了红绿的反差色突出了画面中前后景的对比,背景色彩以蓝绿色为主,更显空灵和辽远,凸显了主题人物。舞台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穿着自己国家的传统服饰,画家对众多人物服饰进行了巧妙的搭配,色彩各异,展示出了各国学生的特点。他们神态各异,或看向观众,或与旁人对视,或引吭高歌,细节处的面部表情也刻画得相当传神,声情并茂,栩栩如生。乱中有序,静中有动,在平静的湖水周围萦绕着世界各族人民的欢歌笑语,在画前的我们仿佛也被他们动听的歌声所深深吸引,久久驻足,不忍离去。
仔细看画中的人物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人体态臃肿,皱纹明显,应到不惑之年,不禁产生疑问,难道他们也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没错,他们正是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的学生们。2016年9月开学之际,来自27个发展中国家的48名政府中高级官员和社团领袖成为首批学员,来中国学习治国理政的经验,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希望找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除此之外,燕京学堂也有开设“中国学”硕士项目,招收全球一流高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培养“知世界,懂中国”的世界领袖。北大广纳世界顶尖师资、吸引四海优秀学子、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有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人左右的各类留学生在校学习。
画作充分展示了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的师生相聚燕园,在相识相知、交流交融中谱写着人文交流的生动篇章,就像这台演出一样,多元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使北大成为连接中外、沟通世界、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舞台。北大培育了四海学子,他们也将所学带给世界,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北大经验和北大力量。
李曌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画家感言
● 文 / 王其钧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为知名的大学之一,也是我从小就歆羡的一所高校。当我被聘为“北京大学海外访问学者”之后,对北京大学的亲近感一下得以拉近。再看待校园中的场景,便有了一种从参观别人家园变为在自家院子里漫步的情感转变。今天的北京大学的校园在保存了传统文化气息的同时,更是与时代共同律动,处处呈现出青春的活力,这就是激发我创作这些作品的原动力。
但是一个创作思想的产生容易,要表现出北大校园的典型风貌却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绘画艺术的表现语言与实景摄影的区别在于,绘画语言具有场景的可移动性和背景的转换性。因此我的创作择选了时空异位的路径,即用把北京大学校园内具有标志性的场景与人物活动重新结合的再创作手法,用有限的绘画作品展现出北京大学独特的风采。
作品《相聚未名湖》即是诠释上述创作思想的一幅典型作品。未名湖以及古老的石舫是北京大学著名的景致之一,这里也是被与北大相关的文学作品描述极多的地方。而《相聚未名湖》这幅作品的构图就是将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的舞台场景转换到了未名湖的石舫上面。作品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欢聚在此,也是对北大“兼容并包”精神的主题复述。
色彩是油画艺术最具表现张力的要质。在这组“永远的校园”的作品创作中,我对其中大部分作品都依据要表现的主题内容进行了主观的色彩处理。《无声的缅怀》这幅作品的背景我处理成了淡淡的暖紫色,其目的就是要表现出对北大精神的倡导者蔡元培先生的崇敬与缅怀。《梦在萌芽》被我处理成热烈的红色调,为的是展现未来考生的家长们参观北大时心之向往的激动心情。
联想是绘画创作者留给观者的空间维度。观者的自我思想不仅可依托这一维度对作品作出评价,还可藉由这个维度靠近作者并最终与其思想产生共鸣。作品《守望》表现的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主题活动。为了突出不让传统戏曲因时代变迁而消失的主题,我将剧场后台化妆间的背景虚化,着重刻画参与演出的群体,以此达成对“传统戏曲的传承者并非小众”这一主题的暗示。北京大学对于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培养非常注重,他们的山鹰社成员曾成功登顶过登珠穆郎玛峰,他们所表现出的坚韧精神是值得赞扬的。我通过素质拓展课高空抓杆场景创作的《挑战》这幅作品,观者通过它的维度不难看出我所要表达的内容。
北大校园生活的舞台是非常宽广而多姿多彩的,北大校园生活也会永远延续。“永远的校园”油画创作活动仅是我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对北大校园生活的回溯式著写,以此向120岁的北京大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