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考古新发现:人类首登青藏高原历史推至4万年前

经典艺术2018-12-03 13:52:53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4-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坚实的足迹。这一发现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也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的记录。

1543801913678.jpg

这一成果已于当天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审稿专家认为,尼阿底的发现圆满地解决了遗传学和考古学对人类最早涉足青藏高原时间的不同认知问题。

即便借助现代科技和医疗,大多数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们登上4600米海拔的地方也会被强烈的高原反应困扰。而中科院古脊椎所高星课题组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发现,人类在4-3万年前已经登上青藏高原,在4600米高原留下了清晰的足迹。经过多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他们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取名为“尼阿底遗址”。

1543801913689.jpg

文章的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张晓凌说,这里出土的石叶是人类到来的最鲜明标志。石叶的英文是blade,刀片的意思。它是一个扁平长直、两侧边平行,像刀一样的东西。这种石叶是从棱柱状石叶石核上剥下来,作为毛坯被进一步加工作为工具使用。比如用作刮东西,可以把皮上的脂肪刮干净。

1543801913815.jpg

中科院古脊椎所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主任高星说,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独特的工具制作技术,如果是少量的石叶,并不能说明人类一定来过,但他们此次发现的是一座大型“石器制造场”。他们在附近找到了石器生产的原料产地,相距发掘区有800米左右。实际上从原料产地到山坡以下一直到湖边,到处都有人类留下的石制品。各项信息表明,尼阿底遗址是一座大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石器制造场”。

尖利的薄石片、反复敲打过的痕迹,站在从尼阿底出土的一片片石叶、一个个石核前,一幅先民们聚集在一起敲敲打打、制造工具的场面浮现眼前。张晓凌指出,出土的石叶形态可以证明,这么多旧石器晚期的工具不太可能从别处漂流而来,从而确认先民们曾在这处“世界屋脊”活动。

张晓凌说:“我们会看它们的风化程度、磨蚀程度,水流搬运会有比较强的磨蚀痕迹,而这些标本的表面是没有的。(它的表面)很锋利、很新鲜,它就是在原地埋藏的一批东西,所以我们认为它在位置和海拔上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尼阿底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揭开了古人类征服雪域高原神秘面纱的一角。作为“地球第三极”,广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资源稀缺,环境恶劣,对人类生存构成严峻的挑战,而4万年前的古人类却可以在此生存。张晓凌表示,这一发现为人类征服环境的强大能力又添一佐证。她说:“我们这个物种作为一个殖民动物是多么的成功,指的是征服环境。它的意义不仅是对青藏高原,不仅是对中国人,是对整个的晚期智人,作为殖民者踏足世界各个地方,征服各种极端环境能力,(这个发现)是对这一点特别有力的证明。”

1543801913368.jpg

从全球范围看,此前人类活动的最高遗迹发现于安第斯高原的Cuncaicha岩厦遗址,海拔4480米,年代为约1.2万年前。尼阿底遗址的发现刷新了人类挑战与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新纪录。中科院副秘书长、前沿局局长高鸿钧指出:“这项成果对于探索早期现代人群挑战极端环境的能力、方式和迁徙、适应过程,对于研究西藏地区人群的来源与族群的形成,推动西藏地区文物、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1543801913654.jpg

这一已经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成果论文在评审过程中得到三位审稿专家的高度肯定,他们认为“作为青藏高原乃至世界上最高和最早的考古遗址,尼阿底遗址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人类适应生存能力的了解”等。高星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面纱的一角被揭开后,更多的未知需要破解。例如早期人类何时在何动力与环境下占领高海拔地区?先民如何在生理上逐渐适应高原气候?遗传变异与技术文化因素在征服高原、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过程中,各自起到怎样的作用?史前人群来自哪里?对高原人类族群的形成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这都是他们想破解的重大科学问题。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