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加林,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
名家点评
何加林画山水,擅水墨,亦能青绿;有时枯而润,有时淡而腴。近年多作对景写生,讲究笔墨意趣但不落前人套式,得获真实感而能远离西式写生法的窠臼。
——朗绍君
山水画“新生代”中,何加林禀赋卓异。于时尚张新、四下奔突之际,且能立定精神,无惑鼓噪,从容笃守笔墨文脉,超然玩味画中生活。其“山”其“水”,或直写目前园景,或抒发胸中丘壑,皆孤峭清逸;加上其“笔”其“墨”若玉似脂的韵致,颇有久违的“古意”。
——吕品田
恬淡、冷僻、清幽、古雅中甚至还流露几分哀怨。这里看出了江南孕育出的心志,可谓“尽精微”也;而“惜墨如金”,亦把人带回了另一个时代。墨,还有这般多彩韵致。非墨非幻,亦墨亦幻。
——陈醉
何加林将传统理解为“流”。流,是传续着的、汇集着的、变化着的,但都在一条河床里。所以,何加林的笔墨没有刻意求新,依然在披皴点染的操作中,在山林烟云的滋养中,在微波荡漾的心情中,在黑白的世界里,求得超乎时空的存在。
——郑工
大自然的博大用加林心中的块垒揉在一起,形成他空灵淡雅,返虚若浑的风格特点。如同佛教里的禅宗,给观者一种顿悟.一种精神享受。加林说:“即使是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仍需通过她(山水画)来稀释现代都市过于喧嚣的那份沉重,她给我们带来了轻松和快乐,她是中国文化人所特有的一种严肃的精神幽默。”山水中的田园小景,风光盎然,会使我们忘却生活的负担,精神的压抑。加林在艺术实践中反复探求,逐步寻找着自己。他用单纯、率真的笔法,虚淡的墨色渍染,营构出精神世界的净土,透露出画家神接寂寥的心境。
——崔庆忠
一髯者,乃何氏加林,因蓄美髯而名。其英妍清气,性情秉直,谈吐间,犹似梁山好汉,善丹青,胸中有丘壑万种。无俗履,而跣足云窝。辄昵于笔墨,持于性情,亦无拖泥带水之累。画人最苦无自法,并多向古人法中堆凑,亦显成瘢。而其为之,且向自然造化,古今兼用,心法自来,其画更如其人也。师友面前,以谦字为怀,矧得诸多益处,便自醒、自策。
——陈平
十年前的首届中国山水画大展,何加林就以一幅《秋气嶙峋》摘取了金奖。“秋气嶙峋”,这是山中古刹里修炼一个甲子的道行才拿拈得出来的四个字,画者却是杭州一位30出头的年轻人。少年老成,要么是女大十八变江郎才尽,要么是老火煎汤药经得起熬。十年过去后,看看何加林,他显然是属于后者。在这十年里,他获得了硕士学位,又考上了博士研究生,他没有倚恃他的极聪明的天赋去走捷径,而是沉稳地磨砺自己,追求上进。何加林太应该是一个山水画家了。他天赋的聪敏是有品格的,清灵,冷逸,还有几分古雅,尽管他的画面有时候还会见到些许经营的痕迹,但是他的这种天赋的品格,会让我们那么愿意宽容他的看得见的刻意,只因为他的玉一样的笔墨。
——陈绶祥
作 品 欣 赏
山静福芳左居 38×65cm 2017年
太行秋雨 38×45cm 2015年
云台山一斗水 49×49cm 2015年
红泥村 38×65cm 2017年
宑底秋色 38×45cm 2015年
秋入百家岩 38×45cm 2015年
尕古清秋 34×45cm 2017年
甘南秋色 34×45cm 2017年
秋雁叠嶂 122×244cm 2016年
溪山问道 180×69cm 2017年
祁山闻音 180×90cm 2018年
梵山流彩 180×90c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