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9日, “香江国际 · 百年包豪斯 · 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于北京财富购物中心揭幕。作为包豪斯大篷车中国行巡展活动的特别内容之一,这场展览藉纪念包豪斯诞生一百周年,集合来自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青年艺术家,在北京CBD中心区域,呈现了一场青年艺术家对现代设计、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思辨。
此次展览由香江国际中国地产有限公司支持,并作为香江国际集团50周年庆典的系列活动之一面世。“选择这个展览作为集团5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的开始,我们看中的是这几位青年艺术家在其中所体现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意。这也是一次尝试,我们希望能在我们日常的商业空间中、公共空间中,去做一些大胆的想象,提供更多的艺术可能。” 香江国际有关负责人表示。
1919年成立于德国威玛的包豪斯设计学校,是世界第一座现代设计学校,成立时间(1919-1933)虽只有短短14年,但其设计理念及教学方式却启发了全球设计界,影响一直到百年后的今日。在2019年,包豪斯诞生100周年,全球艺术界均借此百年的纪念,纷纷开启了对包豪斯、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作为一面反映社会进程的镜子,“艺术与设计”又是如何回应当下社会正发生的课题。
对于此次展出的青年艺术家作品,香江国际负责该项目的人士认为,“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感受到,他们在思考与世界的关系、与物质的关系、与未来的关系等一些宏大的问题,这样的思考力是我们希望能在这个空间中呈现给所有人的。”香江国际方面也表示,2019年是香江国际集团成立50周年,集团也将于香港、北京等地相继开启系列庆典活动。
展览将于2019年8月19日至9月19日在北京财富购物中心展出。此次展览作品包括公共艺术装置、雕塑及家居和包豪斯舞台服装等作品。
参展艺术家来自以下院校: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等。
参展的青年艺术家的导师对作品的介绍
包豪斯研究专家何人可教授介绍本次展览104件交互新媒体H5作品:
作为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一学生设计史课程的包豪斯主题研究课题,同学们通过研究包豪斯的历史,各自发现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发掘包豪斯的内涵,从而展示一个较为全面、生动的包豪斯,为当代中国设计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何人可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雕塑家 Jörg Plickat评论此次参展的雕塑学生的作品及其同传统包豪斯思想和价值观的联系:
我在中国和西班牙几所学校的雕塑系中教授形式理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的雕塑思维,并促进他们发展自己的艺术形式语言。我的学生所做的一些设计可以使大家对包豪斯的众多设计有一个特别的了解:在我最初的创作和设计课程的一些练习中,即使我将基本实体之间的可能联系系统化,并将它们与数学公式联系起来,我的方式仍旧与100多年前的包豪斯学派相类似。所以这些年轻艺术家与包豪斯学生的设计也因此有更多基于几何形状的的交叉点。他们的创作中有包豪斯价值观列表例如物质充足性和简约性,建筑透明度、大众化的形状 颜色 材质和纹理感。因此,这些现在正由中国年轻艺术学生所做的设计可以被理解为是通往德国包豪斯百年思想的桥梁。
Prof.Jörg Plickat 约克·普利卡特教授
设计师、加八六设计共享平台创始人、包豪斯大篷车中国行发起人池伟先生评价本次展览的社会意义:
中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已经被商业和技术双重裹挟,那么如何处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重振设计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精神?100年前德意志制造联盟用大篷车开到工厂和城市展开了两年的对于如何面对工业社会到来的大讨论,那时的包豪斯学校的先贤大师对现代社会和工业化的预判全部都实现了。今天,100年后,面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人造物的能力远超100年前,甚至产生超越人类智慧的机器大脑,那人类的未来会如何发展?围绕“包豪斯与未来百年”的对话,探讨包豪斯百年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及人类生态的未来。通过思想的碰撞,面向公众,打破大学的围墙,共建一个开放式的设计新学校,传播艺术设计的思想和价值,引发社会的讨论,启蒙社会的思想。
池伟,包豪斯大篷车中国行发起人,加八六设计共享平台创始人
参展作品
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研一学生的包豪斯主题研究课题H5交互新媒体作品
《重》 不锈钢喷漆 高路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品以几何形式展现,由两组组成,简单的红色几何带着厚重的历史厚重感,又有一种延伸感,中华文明从远古一路走来,经历着风霜的洗礼,象征着承担历史的重任之门,从远古走到现今又将向未来走去。
《映》 不锈钢喷漆 孟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品通过简单几何造型的重叠来营造几何抽象和极简主义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主色彩为黑色,作品分为左右两侧两部分,交相呼应,高低层次分明,中间留有空间来使作品产生透气性。给人一种典雅宁静的感觉
《随心》不锈钢喷漆 陈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几何形体,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创作者的想法而变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运用几何形体的概念创作自己的作品。结合材质的特性,用抽象的语言概括雕塑。将当代雕塑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展现当代艺术的美。
《因为我和别人不一样》石膏烤漆 王嘉成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作品阐述现代城市人的压力及正负面情绪,并探讨不同社会制度、生活环境下,不同阶级的生存压力,同时表达人们在众媒时代中信息与工作的挤压,逐渐遗忘自己生活的意义,被生活的担子不断推着前行。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将要去哪里?艺术家通过呐喊小人造型的复制黏贴,将人们心底的喜悦、愤怒、无奈等错综复杂的情绪予以表达。将人们埋藏在内心的焦虑、不安与无措,用艺术作品婉转表达,让人们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追寻自己的理想。
《Repairer》废旧汽车零配件废旧汽车零配件废旧汽车零配件废旧汽车零配件 贾蓓蓓 伦敦艺术大学
作品灵感来源于对于中国一个社会现象的思考,修理工一直在默默地担当着延续生活用品使用寿命的重任。正因有了他们的辛苦劳作,坏了的器物才能重新服务于人类,废旧过时的用品才会焕发新的生机。然而修理工这一人群的社会地位很低,生活质量也很差,他们的手工艺技能却是高超的。儿时父亲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修理工,工业社会的生长环境影响了我很多,所以决定通过这件作品使人们注意这个人群并反思其社会地位。
《BOOM》亚克力板、滑道、铁艺框架 李佳霖 天津美术学院
甲虫与蝴蝶翅膀的肢解重组,象征着生命原本的多姿多彩,同时意味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生物产生的巨大影响,诸多物种的灭绝、基因的病变等造成的“多姿多彩”不仅不是自然艺术,更是人类的悲哀。
《变屏》胶合板 白蜡木 软包海绵 史英杰 中央美术学院
从坐到躺再到席地而坐,这些行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动作散落在家里的各处,而我则将桌椅凳所有的功能加入了这个屏风之中。而两平米里创造的是整个房间里的工作休息空间,也是我们实现“慵懒”的归属。
《条纹茶几》镜面不锈钢 钢化玻璃 刘钊君 中央美术学院
这是一款使用功能定位模糊的条纹茶几。主要想表达的设计概念是把正负形作为实现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空间转换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加以平面化思维模式的引导达到一种新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并且赋予黑白极简条纹作为强化二维概念和加强形体关系的作用,实现在不同角度和光线下的视觉错视,在视觉层面上带有一定的趣味性。
《皮克斯桌》不锈钢 钢化玻璃 王舒玉 中央美术学院
由于对现有的存在方式进行质疑,对未知的世界的渴望。所以想要改变对既定事物的认知,打破传统的规律。所以用经典的皮克斯灯作为设计原型,通过结构改造。打破常规,把皮克斯灯成为皮克斯桌,桌高度可调节可桌可几。全身不锈钢制作,使用金属激光切割冷弯。各种标准五金件,拼接打磨电镀,制作成本低,产业化程度高。
《The kinky material world》亚克力 周叹 伦敦艺术大学
作品用到充满想象力的新材料作为媒介,以反映社会和艺术家的个人思考。将严肃的话题通过抽象主义诙谐地表达给观众。通过利用光学和色彩的搭配来表达希望观众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层面的精彩瞬间以及致敬Bauhaus大篷车所要推广的文化包容和不同艺术(舞蹈与设计)之间和谐的交流合作。
《制动》 亚克力纤维板 高嘉浦 伦敦艺术大学
后资本主义时代中,社会被物质所支配的程度已经逐渐被种族主义与社交方式逐渐削弱。但同时麻木的我们也在寻求着不同制度的出现,以至于可以从当代艺术体制之内跳脱。就像作品中重叠的步伐同时前进后退或者无方向的移动交互在有机城市中。在倾斜的平面中挣扎。
包豪斯舞蹈服装作品
《红黄蓝》 浸塑铁丝 pvc 毡布 刘佳乐 北京城市学院
以赫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的产品设计作品为灵感来源,运用点线面的构成形式,运用蒙德里安红黄蓝进行色彩搭配,利用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将包豪斯校舍建筑抽象为几何形状,工艺上使用建筑材料,传达包豪斯流传的精神。不仅象征包豪斯的坚固与浩瀚,也代表年轻一代面对不确定、矛盾、禁锢与彷徨的社会仍然能秉持着对创作的热忱,以及对自我更进一步的真诚地探索,绽放自己的色彩。
《空间·光线》 TPU、EVA、综合媒介 贾三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灵感来源于包豪斯的教师莫霍利·那吉的作品“光线-空间调节器”,这个装置包括了活动金属和塑胶玻璃,由电力驱动,能在周围的墙壁上投射出不断变化的光线图案。“空间·光线”是对于经典的解读和致敬,我希望能通过芭蕾舞的舞蹈服装和芭蕾舞演员的动作配合,以人体和动态来表现光线和空间。在服装材质上,选用有金属质感的面料表现未来感和机械的风格,通过服装和穿着者的互动来表达空间和时间的交错。
《刚性悬挂》泡沫板,铁丝,化纤 王至秦 北京服装学院
希望能表现出机械冰冷的形象,以一个异化的“人”的表象体现在工业化时代,人的形象所发生的变化。
《分割 》 PU、TPU、铁丝、塑料 刘秋明 北京服装学院
整体似空,分割如是
《Night flying》 连体衣空气层,鱼骨,金线绳 陈天航 北京服装学院
施莱默的三幕芭蕾体现出工业革命对传统文化冲击,但时至今日我们享受到工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我们也在融合吸收了工业文明,形成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我的作品《night flying》以城市夜晚的灯光为灵感来源,城市的夜光给我带来的感觉是令人震撼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成果。我们的成长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文化成为我们的归属,整个城市就像是一处巨大的舞台剧,将舞者放置在这样一个空间环境之下,舞者与舞台就像我们与城市,在其中我们既是一个角色但也是整个舞台的一部分。
《坠入》塑料 布 毕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本次设计以“坠入”为主题,意在体现舞者沉浸角色表演之中的忘我状态。面具设计采用半透明PVC材质,如一团云雾环绕漂浮在舞者头部,封闭却又通透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