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会心不远:孙逸然书法艺术纪念展”亮相《中国书画》美术馆

经典艺术2019-09-02 15:50:11

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主办,《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承办,美术批评家孙欣担纲策展的“会心不远——孙逸然书法艺术纪念展”于2019年8月24日-30日在《中国书画》美术馆展出。

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康守永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致辞


美术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陶咏白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张见致辞


孙逸然夫人刘仁慧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孙欣主持开幕式

 

孙逸然(1956-2018),本名孙增博,山东海阳人。自幼受父亲孙鑑章的陶染,酷爱书法,1986年始研书道,尤喜楷、行、草、隶、魏碑,三十二载笔耕不辍,在研习软笔书法的同时兼习硬笔,互为映照体会。其人一生抱持真性,所思高远,寄寓书道,认真勤勉。其艺秉持“形神兼备是书法艺术的最高追求和根本所在”之旨,注重规律性与创造性兼行,蕴有个人独特的风骨、气象;在艺文交互体会中,注重思想基座和经验系统的丰富性,不断延展视域、涉猎经典,善于捕捉不同学科间技巧的融通处,化为我法以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在艺术人生淬炼中,深明“放下”与“专注”真义:放下俗念,才可心意清净;集中全部力量,以抓取瞬息消匿的灵思。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是为纪念孙逸然先生超逸品格隐于简、孤诣苦心寓于迹,三十二载书道求索之功,以书家不同创作阶段的五十余件作品,集中呈示出其一生以博入深、以道契神的心迹与情思。

嘉宾观展

嘉宾观展

嘉宾观展

 

展览前言

 

会心不远

写于“孙逸然书法艺术纪念展”前

文/孙欣

 

这是一场恒久而沉默的交谈。

对面,是一位极大程度地保持了作品的有机性、只为内心而创作的先生。他为此次迟到的交谈,准备了半生。

孙逸然(1956.7.3-2018.7.30),本名孙增博,山东海阳人。自幼受父亲孙鑑章的陶染,酷爱书法;1976年参军,从事连队宣传工作;复员后,在本职工作之余勤于笔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所著文章和报道多次刊载《淄博日报》等;1986年始研书道,广览经典字帖、书学理论及专业报刊杂志,尤喜楷、行、草、隶、魏碑,三十二载临池不辍,研习软笔书法的同时兼作硬笔,互为映照体会。

孙逸然其人,性平和,心质淡泊;嗜文章,才艺多方:喜好二胡、口琴、象棋、乒乓球、篮球、游泳、武术之娱,亦怀烹饪、垂钓、捕蝉、唤鸟之技。他能够成为一位书家,纯粹出于主体意志的不懈努力。在文化资源尚显匮乏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凭借对书法的满腔热忱,遍索视域所及,以期最大限度地鉴取经典遗韵,勤勉致知,渐得内化之思,蕴生出带有个人面目的风骨、气象。

孙逸然书道,未曾朝向时下书风的流行样式,而是抱持真性,所思高远,筑为心灵居隐之所,以抵抗被世俗社会物质化、功利化侵蚀的命运。此心,一如林语堂读书之论:“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这当然是那些禁锢在他们的身体监狱里的人所妒羡的权利。”这使得他与他的作品,共同铸就了一种不全然属于个人的声音:这是终其一生为寻求精神出路而不断求索的声音,这是任逸兴驰骋往昔人文时空、与天地往来的声音!

他在笔记中写道,“对于古贤抱持敬畏之心,不仅要学其高超的笔墨技巧,更重要的是领略其笔墨个性与风度襟怀……如黄庭坚所云:‘学书要胸有道义,又广义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继而虚心涵咏,借书道“探索人生奥秘,提升人格和心灵境界。” 无形之中,他的生命觉解也一并熔铸于每个书写的瞬间。细忖其艺,可知有三个特质贯穿始终:

一是取法乎上。他始终秉持“形神兼备是书法艺术的最高追求和根本所在”之旨,推崇神采、形质相彰的审美境界,而两者之中,神采为上。他在文章中反复提到“神采”:“在我的理解,(神采)是作品的情格、气韵,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字的形状、形态。要在字里行间贯注精气神之美,使字像一个人一样,不仅有优美的躯体,更重要的是,要有美的灵魂。在神、气、骨、肉、筋上融为一体……才能使书法作品保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是空有其形。”此见,大抵受王僧虔“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张怀瓘“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之论影响颇深。

二是以博入微。创作之余,敏于通感的他不断扩展视域、广涉经典,以期激发创造潜能来捕捉不同学科间技巧的融通处,化为新法以处理书法实践中的问题。每每创作,必收视反听,深心以赴。其摒弃外物干扰的潜心能力,我远不能及。多年来,他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书座右铭,虽少有长篇,但寥寥几字,取势、章法、布白结构与彼时心性、情思融汇一处,几无二致,常有既定范式之外的转化迹象映于纸面,大抵皆因“潜心”故。既久如此,可谓放眼览景,低眉作书。

三是无意之意。灵感历来被古人形容为自然来去、不可思量之物,若为凭附,宛若神恩,如陆机:“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贯休:“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亦如苏轼:“吾文如万斛泉源……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孙逸然与我交谈时,曾多次提及“无意之意”,在他看来,除却机心,心意清净,才能集中力量抓取瞬息消匿的灵思——尽管书写的大多数情况是在做拂拭之功,但此功绝非徒劳,保持心手感应的敏锐是出现偶态佳作的前提。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与孙逸然一同散步的经历,听其感怀,人生贵得适意;观其所行,世事纷扰宁作我。如今回忆起来,他心向魏晋、神驰安闲的一生,甚为难得……

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往事如昨,千载难复,人如流水,共看明月。暌违一载,静观遗墨,见字如晤,可为一叹:

超逸品格隐于简,孤诣苦心寓于迹,时有怒涛之势,沉雄洒脱,兼存风柔之心,超然远举;三十二载年华,独运艺海有时;六十二度春秋,赤子风华无尽。

往与不往,恩泽犹在;星汉灿烂,会心不远——谨以此文,献给孙逸然(增博)。

我的父亲。

 

2019年7月15日于望京

展览信息

 

策展人:孙欣

主办单位:《中国书画》杂志社

承办单位:《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

开幕时间:2019年8月24日15:30

展览时间:2019年8月24日—8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书画》美术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13号楼B座1层(地铁六号线海淀五路居地铁站C口东南30米)

开馆时间:9:00 - 17:00

\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