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南宋商贸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中。1987年,广东阳江海域,一艘南宋木质古沉船被发现深埋在24米水下,经过初步潜水探查,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为了揭开它所承载的秘密,考古人乐此不疲,中国的水下考古也因为这艘船开启了新航程。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经从沉船上发掘出18万余件文物。通过这些满载着历史的古老物件,可以窥见南宋时期繁盛的航海业,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面貌。
题图:“南海Ⅰ号”模型。视觉中国
陆续发掘出超过18万件各类文物
船载瓷器以青白瓷和青瓷为多,并有一定数量的绿釉、黑釉和酱褐釉陶瓷产品,在当时,阿拉伯国家对这些颜色和款式的瓷器最为喜爱。
1987年,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一条满载船货的古代沉船,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南海Ⅰ号”。30多年来,针对这条宋代沉船的考古工作一直在持续。2007年12月22日,装载有“南海Ⅰ号”的棕色沉箱被整体打捞出水。截至目前,考古人员从沉船上陆续发掘出超过18万件各类船载文物,并获得数万枚铜钱和重约百吨的沉船凝结物及铁器。
船载瓷器以青白瓷和青瓷为多,并有一定数量的绿釉、黑釉和酱褐釉陶瓷产品。其中,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器以花口或芒口碗、花口盘和瓷盒为常见,胎白壁薄,器物内部装饰印花或者刻画的叶脉、团花、婴戏等纹饰,非常精美;龙泉窑的青瓷主要是葵口或者菊瓣纹碗,也有一些盘和小碟等,流行刻画的莲花、荷叶纹或篦划纹装饰,简练生动;德化窑的青白瓷器类型最为丰富,多装饰印花花卉纹。磁灶窑的陶瓷器则包括酱釉、绿釉、黑釉和青釉等不同类型。部分绿釉瓷器的造型和纹饰模仿金属制品,在当时,阿拉伯国家对这些颜色和款式的瓷器最为喜爱。
据考古发现的带“丙子”纪年的器物和铜钱中最晚的乾道元宝推测,“南海Ⅰ号”沉没的时间为南宋晚期(公元1216年或稍晚的年份)。宋人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舶船去以十一月、十二月,就北风。来以五月、六月,就南风。”由此可知,宋代海商有利用季风航行的习惯,因此推断其沉没的具体时段有可能是东北季风盛行的年末。
目前所见保存最完整宋代远洋商船
即使放到世界范围内衡量,像“南海I号”这样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大的12世纪初期沉船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所具有的遗产价值和研究价值无法估量,由于容易发生氧化和受到海洋生物的破坏,木质船体沉入海洋后一般很难保存下来,因此我国两宋时期船舶、尤其是海船的实物资料非常罕见。目前仅在泉州后渚、法石、宁波东门口和海南华光礁四处发现宋代海船,其中后三处已被严重破坏。
相较上述四艘沉船,“南海I号”更加完整,即使放到世界范围内衡量,像“南海I号”这样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大的12世纪初期沉船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所具有的遗产价值和研究价值无法估量。
“南海Ⅰ号”沉船现存长度22.1米、最大宽度9.35米、残存型深3.3米。船舶的上层建筑无存,且甲板以上部分已大多缺失,但甲板以下的船体基本完整,舷板和隔舱板色泽如新,是目前所见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远洋商船实物。从沉船整体形态宽扁、船艏平头微起翘、两侧船舷略微弧曲的形态和木材组合特点不难判断,“南海Ⅰ号”是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类型。
“南海Ⅰ号”沉船的艏艉部均有残缺,清理出的14道横向隔舱壁板将船体区分为15个舱室,隔舱宽度约0.6至1.2米不等。多数舱室又用薄隔板沿平行于船体轴线的方向分割成左、中、右三个小隔舱。除船艏的舱室暂未发现船货外,其他各舱室内均装载有大量货物。目前,对这些船货的组合、产地、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初步。
从浓缩的社会中窥探一段凝固的历史
一艘真实摆在面前的“古船”为现代人讲述的故事,远比博物馆里几盏瓷器要多得多。为有效利用空间和保障货物安全,船货的包装和存放方式颇为讲究如果说航行于海上的船舶是一个浓缩的社会,那么沉没的船舶就是一段凝固的历史,保存了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沉船及大量精美船载文物的发现,慢慢揭开了“南海Ⅰ号”的诸多谜团。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水手们吃什么?考古过程中发掘出了大量鸡、牛、羊、猪的骨头,居然还有一罐咸鸭蛋。另外,船上发现的水果残骸有梅核、槟榔果核、橄榄核、枣核、滇刺枣核、南酸枣核、葡萄籽、荔枝核,坚果有锥栗、银杏、香榧子、松子……看来,以精致生活著称的宋朝人,到了海上也不忘精致饮食。
一艘真实摆在面前的“古船”为现代人讲述的故事,远比博物馆里几盏瓷器要多得多,比如我们能够知道船货的包装和存放方式。考古发现,“南海Ⅰ号”的船货装载有一定空间规律,如瓷器类船货均置放在船舱之中,铁器一般放置在甲板上及部分船舱的上部,漆木器、小件金属器、钱币和朱砂等的散落空间显示,其原来装载于木船中后部或船体上层建筑之中。
“南海Ⅰ号”沉船的中后部,发现竹篾编织的竹篮、竹笼、竹箧笥,里面套装有瓷罐、银铤、漆木器等。为有效利用空间和保障货物安全,船货的包装方式也颇为讲究。比如,瓷碗多以10件或20件为一组,器物间隔垫草叶或秸秆,其外再以薄木板条或竹木条、竹篾捆扎;大型陶瓷容器往往装满了小件器物,形成“大套小”的包装;铁锅5口或10口为一组用竹篾和藤条打结成圆圈垫隔,成组捆扎后倒扣或侧向成摞码放;铁钉则根据长短大小,20枚或35枚尖端交错放好,然后以竹篾和藤条捆扎;漆器则装在用竹篾、棕榈叶等编织的竹箧笥、草叶篮子中。
“南海Ⅰ号”的考古成果为认识古人航海生活提供了重要素材。日用瓷器、砚台、木梳、铜镜、金属指环可探讨古人起居;人骨、木质印章、陶瓷器上的墨书文字、佛像挂件等可分析船上人员的族属、身份;金银货币和小型衡器的发现,是研究南宋时期币制和计量的宝贵资料等等……
“南海Ⅰ号”是如何打捞上来的?
“南海Ⅰ号”从发现到打捞,为何用了20年?一个令人心酸又现实是:因为那时我国没有“水下考古”经验。水下考古与陆地考古有很大不同,除却气候、水文、压力等自然条件,仅仅是水下的可视程度就几乎让考古工作寸步难行。比如,在“南海Ⅰ号”沉船区域,你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考古队员都是靠手摸来感知。
1989年至2007年间,国家博物馆和广东省文化厅组织专业考古力量,先后八次对沉船进行了水下勘探和试掘。经过多方考量,最终选择了整体打捞、迁移研究的方案,整个过程可谓石破天惊,只有大国,才能实施这样一场充满智慧与力量的水下考古。
沉船外围考古清理
2007年4月8日,“南海I号”水下考古队进入沉船海域进行考古物探,整体打捞工作全面展开。考古人员使用旁测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对以“南海Ⅰ号”为中心、边长一公里的海域进行了全覆盖扫测。
沉井定位及下压
本阶段的任务是用沉井精确罩住“南海Ⅰ号”,通过在沉井顶部加载静压水泥块,促使沉井平缓下降到预定深度,将沉船及包裹船体的海底沉积物按原状固定其中。
钢结构的沉井长35.7米、宽14.4米,由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调整,吊臂终于把沉井位置准确、姿态平衡地安放到沉船上方。通过往沉井上部放置水泥块,直到沉井顶部被下压到与海底淤泥齐平为止,就像一个罩子把沉船包裹在其中。
安装沉井底托梁
安装底托梁是为了把无底的沉井变成底部封闭的“沉箱”,沉井的底托梁长14.48米、宽0.8米、重量约5吨,中空结构,一端为规整的方形,另一端呈开叉的倒“Y”字形。这样的设计使得底托梁在穿越上沉井下部的过程中,可与箱体契合得更加紧密,以满足密封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在多方精密配合下,36根底托梁全部安装到位,沉井底部的封闭任务完成。
沉箱整体吊浮出水并拉移进馆
沉箱的起吊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首先是沉箱顶部的十六个吊点都设计成向心结构,使连接吊点和吊钩的每条钢缆可均匀受力,起到维持沉井平稳的作用;其次,起吊作业启用了“起重航母”华天龙号。这艘长达175米的巨轮配备了全回转起重设备,起吊能力达4000吨,为亚洲之最;此外,为了将沉箱托举出水并运送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内,还专门制造了半潜舶,克服了沉箱出水后重量剧增带来的安全隐患。
2007年12月21日,装载着“南海I号”的巨大沉箱终于告别了幽暗的海底,被平稳吊放到潜入水下约八米深的半潜舶上。12月28日,重达5600吨的沉箱通过气囊拉移安全进入博物馆水晶宫中。历时近一年的“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作圆满完成。
(图片来源于文汇报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