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只为中国青——隋宜航当代重彩工笔画展”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新精神

经典艺术2025-01-08 17:19:47

青色,作为东方之色,深深植根于古人的生活中。无论是哲学宗教的深邃思考,还是文学艺术的浪漫情怀,亦或是社会生活的点点滴,青色都以其包容万物的姿态,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青青子衿”的魂牵梦萦,到“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凄婉哀愁,从“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豪迈气概,到“雨过青天云破处”的宁静致远,青色以其独有的色调,诉说着古代中国的传奇故事。

1.png


开幕式现场

2025年1月1日下午,“只为中国青——隋宜航当代重彩工笔画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桥艺术空间开幕式。此次画展由北京绢彩工笔画创作中心和中华英才理事会联合主办,共展出艺术家隋宜航精心创作的17幅重彩工笔画作品,其中包括青绿山水4幅和鞍马13幅。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山川的雄伟壮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透露出艺术家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2.png

3.png

开幕式现场

隋宜航笔下的青绿山水不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延续。她巧妙地将当代观念与西画技法融入传统青绿语言,创造出既古典又现代、既东方又西方的艺术新境界。她的画作既有细腻与柔情,又不失刚毅与力量,真正做到了刚柔并济、情景交融。

4.png


解放军艺术学院孙浩教授 致辞

解放军艺术学院孙浩教授在致辞中对隋宜航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希望她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创作热情和动力,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png

李可染画院副院长、著名油画家李晓刚教授 致辞

李可染画院副院长、著名油画家李晓刚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隋宜航的画作不仅技艺精湛、风格独特,而且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特别指出,隋宜航在融合东西方绘画技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6.png

著名国画家宋唯源教授 致辞

著名国画家宋唯源教授认为,隋宜航的画作在纷乱复杂的社会行业认知环境中,能够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这点极为难能可贵。她尊崇宋人的艺术格调,同时也在作品中传递着传统的诗情画意。画面的完整性和平衡感,充分展现了她多年来的专业训练成果。在她的画作中,看不到任何功利和欲望的痕迹,只有美好和热情在流淌。她巧妙地融合了油画的色彩魅力,却又能将这种融合处理得恰到好处,留下的仍是传统艺术的中正平和之美,这足以证明她对中外艺术的深厚理解和出色的把控能力。她所创作的鞍马题材作品,充满了浪漫的氛围,让欣赏者在异度空间中徘徊,让人感到一丝不知所措的恍惚。然而,正是在这种恍惚之间,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艺术家更深层次的用意和追求。

7.png

军事博物馆创作室著名油画家邢俊勤教授 致辞

军事博物馆创作室著名油画家邢俊勤教授认为,此次展览不仅布展特色鲜明,用光极具美学,而且将中国新青绿山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符号、文字与画作一并陈列,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极具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盛宴。前几年,故宫展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幅画《千里江山图》,从此开启了中国青绿山水的一个新的热潮,隋宜航并没有赶这个热潮,她是一直以来就做着对青绿山水的研究与学习,奠定了她深厚的底蕴,为了丰富中国画的色彩,又去读了油画的艺术硕士,将青绿山水的色彩通过西方油画的反正,有了更加深厚的研究和体会,她的这些作品虽然是具象的,但并非现实主义,而是源于内心的体悟和感受,这种造型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内心生发而来的,体现了绘画的高度。同时,隋宜航的作品通过现代元素的嫁接、拼装、组合,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式。她用最传统的方式,用最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意识和创作观念,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可能。

8.png

艺术家 隋宜航 致答谢词

艺术家隋宜航在致辞中对所有支持和帮助她的人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心得和感悟。她表示,此次画展是她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她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和创新的一次尝试。她将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览现场

本次画展聚焦青色文化发展历史,展现“青”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从先秦五色体系到唐宋青绿山水画巅峰,青色历经千年沉淀,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展览通过艺术家隋宜航绘画作品,展现人们对青色的理解与运用。此外作品与古诗相映衬,以诗命名,让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同时,展厅还展示艺术家创作所用的手工绢丝和矿物质颜料等,让观众直观了解重彩工笔画的创作过程和材料选择,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感受青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价值。

15.png

左:艺术家隋宜航   右: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陈思宇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陈思宇分享了他的策展理念。他表示:本次展览以“青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隋宜航的绘画作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精神。他希望通过此次画展,能够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代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合。陈思宇指出,隋宜航的作品不仅是对古典技法的深刻致敬与研习,更是对当代审美的探索与创新。她的画作融合了东西方绘画技法,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元、具有更强的视觉感染力。同时作品通过现代元素的嫁接、组合,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式,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神,正是本次展览所希望传达的信息。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月15日。

展览现场


古法新韵  青绿不渝

文/许向群

20世纪以来,社会语境的激变使中国画在思想观念、题材内容、形式结构、语言方式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拓展空间,推动了中国画传统语言向现代转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隋宜航的工笔画艺术在承袭青绿语言的基础上,将当代观念与油画技法及元素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景观,映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丰厚的人文精神。

中西合璧开心境。中国山水画强调“澄怀观道”的自然情趣和哲学意味,青绿山水画以青绿为主调,描绘山川的雄伟壮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呈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隋宜航自中国画专业毕业后,又考入油画专业获艺术硕士学位,之后十多年时间潜心于中国传统古画法的研习实践,在丹青古法中寻找和挖掘现代价值,努力探索青绿山水在当代的传承发展之路。她秉持东方美学的本质特征,悉心汲取了油画的表现方法,画面的结构与色彩呈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有机统一。将现实感受和生命体验,幻化成情景交融的青绿世界,其宁静清新、淡泊自然的美学追求和境界营造,具有直抵心灵的感人力量。

女性视角述情怀。隋宜航的艺术在情感的表达与传递方面,显得异常敏锐和细腻,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使她能够捕捉到生活中不易感知的情绪波动和不易察觉的灵性瞬间。她笔下的鞍马,即承魁梧矫健、气度雍容的古典样态,又有自信内敛、傲然独立的自我意识。现代灯具等道具的引入,打破时空壁垒,进入超现实的梦境,感官的丰富性与色墨的纯粹性增添了画面的层次和内涵;符号的寓意和有意味的形式,通过“马”与“灯”等器物,构成一种洞察日常与人生的内心独白,充满了女性对日常的珍惜,对生命的关爱。

诗意表达显本真。唐宋青绿与唐诗宋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画重要的品评标准。隋宜航工笔画艺术中的诗意表达隽永含蓄,她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诗意地展现了人与景、人与物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她的青绿山水画具有返古开今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鞍马画具有融古汇今的现代感与自主性。关照精神生活,重视精神追求,诗性的立意与诗意的诠释,使她的作品具有沁人心脾的精神浓度。在她的作品中不难发现,诗意不仅是一种绘画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古法新韵,青绿不渝;潜修精进,艺无止境。

艺术家部分作品展示:

27.png

《过故人庄》绢本重彩 120x60cm 2021

28.png

《莫干秀色》140x120cm 绢本重彩 2022

29.png

《青山依旧》160x120cm 绢本重彩 2023

30.png

《锦书》绢本重彩 80x80cm 2020

31.png

《伊人》绢本重彩 80x80cm 2020

32.png

《青青》绢本重彩 80x80cm 2020

33.png

《元日》绢本重彩 80x80cm 2020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

自定义标题
段落格式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