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艺术品行情公司Artprice发布了《2016全球艺术市场年度报告》。这是Artprice携手中国机构雅昌(AMMA)合作的成果,同时也是一份对东西方艺术市场具有可靠洞察分析的真正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我们在此为大家进行一年一度的深度解读剖析。
中国重返全球艺市TOP1
报告中显示,2016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幅下降,而中国市场的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48亿美元,占全球拍卖额的38%,售出91,400件拍品,重新成为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此前中国曾连续5年蝉联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直到2015年排在美国之后名列第二。
同样地,在今年的全球艺术家500强排行榜中,超过30%的艺术家都来自于中国(美国艺术家的比例为15%)。这是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近几年企业收藏的介入,加上拍卖行着力发掘从未或多年未在拍场中出现的“精品”、“生货”,使得中国纯艺术市场得以突破困境,缓慢爬出底部行情。
2016年度,整体来说是一个稳中有升的良好局面,各家拍卖公司深入贯彻“减量增质”原则,征集那些从未露面的、沉淀在各个藏家手中的精品。供给侧从行家货转变为深藏不露的藏家货。39件拍品超过1,000万美元成交,让市场各方信心均有所增强。以企业收藏和年轻藏家为首的新藏家群体纷纷介入市场,这让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和充足的新增资金。可以说,2016年呈现了市场日后发展的一个方向:一个健康、良性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苏宁集团创建的苏宁博物馆目前最大手笔的一次购藏行为
区域市场方面,港澳台地区成交量同比下降16.22%,成交额却上升16.67%,表现相对稳定。内地方面,北京地区以22.9亿美元依然占据着中国纯艺术品市场的龙头地位,其优势比较凸显,市场份额上升5.82%。京津地区成交量和成交额在占比方面基本持平。京津地区作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高度繁荣地区,其每一季的表现足可以影响整个市场走向。而长三角地区现在所呈现出的状态是高成交量,低成交额,这一状态与早期的京津地区类似。拍卖市场需要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这是必然的,长三角地区现在处于发展初期,高成交量,低成交额反映出了对于拍品精品率的把控问题,这与香港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艺术市场投资回报率可观
雅昌文化集团总裁兼创始人、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创始人万捷指出:就全球经济和金融层面看,纯艺术类市场以124.5亿美元的拍卖交易额证实了其投资价值,显示出其成熟度。如今,我们可将艺术市场看作一个完整独立的经济产业来谈论,包括按资产类别划分的收益和业绩。
艺术市场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成熟和具有流动性的市场,购买价格超过100,000美元的艺术品,可以获得10%至15%的年投资回报率。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艺术市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自2000年以来增长率超过了291%。该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全球经济带来的市场全球化以及西方高端市场的快速发展。今年共上拍93.8万件艺术品,相比2015年全球拍品总量同比增长了8%,成交单数也比上年上涨了11%,显示出艺术品拍卖市场范围的扩大。
英国凭借全年达成的21亿美元的总成交额继续保持季军的位置。这个交易总额在10年间翻了一番,这主要得益于作为全球第三大交易市场的伦敦,拥有高达16%的市场份额,可与北京(18%)和纽约(26%)相抗衡。在经济尤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西方艺术市场仍显示出不俗的表现,在交易量这一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指标上成绩赫然。相比2015年,西方艺术市场实现了11%的增长。
在银行利率为负的大背景下,艺术市场展现出了令人羡慕的强势发展,当代艺术细分市场在17年里实现了1490%的年交易额增长,艺术品平均价值也实现了36%的直线增长。各项指数都显示出艺术市场的可投资性。
艺术市场中金融的渗透
金融的渗透在如今的艺术市场中已越来越明显,艺术品市场的各个层级都感受到来自金融领域的压力。事实上,许多大型银行(如瑞士联合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等)已经成为大型艺术活动的强力合作伙伴,包括博览会、双年展、展览、有奖竞赛等等,对艺术家的身价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而一些跨国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声望也开始致力打造艺术事业,或是创办自己的展览中心,路易威登基金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力量开始渗透进高端艺术领域,而前者的要求标准为艺术品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过去一年内,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速度实现了飞跃。交易数量有了大幅攀升,拍卖业中的长期薄弱环节:艺术品的流通性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艺术品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以确保买卖双方在最佳场地、最佳时间完成交易。
中国最早从事艺术品基金管理的资深人士、2009年创办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CEO董艺曾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拍卖只是艺术品经营的一个很小的链条,做艺术品全产业链肯定离不开金融化。作为致力于艺术品领域的专业公司,需要完成艺术品全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形成融艺术解决方案、艺术推广、艺术金融、艺术公益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以及运作和管理国内的当代艺术基金的丰富经验。”
西方艺术品是市场购买热点
2016年是纷繁复杂的一年,充斥着政坛的变动与金融市场的徘徊,在此情形下,西方艺术品市场表现得异常活跃。艺术品交易的强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拍卖收入下降的困境。39.8万件的艺术品交易量是史无前例之高,37%的流拍率也与2015年持平。值得肯定的是,拍卖行凭借更为合适的拍品成功地刺激了买家的需求,同时还保持了拍品的品质。美国和英国的艺术品交易量分别增长了24%和27%,从而将贸易活动维持在了最高水平并稳定了艺术品价格。
近几年中国大藏家们,在国际知名拍卖行中不惜重金购买西方大师的经典作品已经比比皆是。在中国大藏家的收藏名单中,早已将莫奈、梵高等印象派代表以及毕加索、伦勃朗、弗朗西斯·培根、乔治·莫兰迪等西方大师作为自己收藏体系的标配。
如一级市场,在各大国际知名艺术博览会和画廊展览中,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藏家参与购藏;二级市场,如王健林在纽约苏富比购藏莫奈《睡莲池与玫瑰》(2,041万美元)、刘益谦在纽约佳士得购藏莫迪利安尼《侧卧的裸女》(1.7亿美元,约10.84亿元人民币)、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购藏梵高《雏菊与罂粟花》(6,177万美元),且多数中国大藏家都已完成从个人收藏到企业收藏的华丽转身。
随着藏家们更加国际化的收藏视野和野心,国内拍卖行也逐渐试水“西方艺术品”,从2015年西泠拍卖推出“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一举开启国内系统性收藏西方名作之先河。至今年保利华谊(上海)推出“对话:重要东西方艺术夜场,从元人秋猎图到毕加索”专场,都大获成功,如此高成交率、高人气说明西方艺术品给国内二级市场带来了更多新鲜血液与可能。
互联网依然是未来发展核心
互联网的普及已成为全球各大拍卖行的主要筹码,并成为全球拍卖市场发展的核心战略。如今,全球6,300家拍卖行中高达97% 都创建了相关网站(2005年这一数据仅为 3%)。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促进各大拍卖行对运作模式进行范式变革的重要因素。拍卖行的网络成交额已经实现了超过110%的增长,这让佳士得和苏富比等大型拍卖行以及行业内的其他公司都将未来的发展着眼于互联网。
另一边,艺术品在展示方式上也有了新改变。以前,展品多在画廊、艺术馆、博物馆展出,现在也有在大型商场或其他一些高端场所展览。而在互联网时代,特别在数据时代,任何一个终端,包括电脑、手机、商场、机场,任何地方都可以进入展览,现在的3D成像技术也日趋成熟,一个二维码就可能把许多的展览都放在一起。同时,艺术品评论和定价的话语权也将发生改变。传统艺术品的定价要么是专家,要么是画廊,要么是拍卖行。在一段时间网络拍卖以后,发现最后定价不只是这些人,更为重要的还有买家,他们的出价决定这个商品应该是什么价格。从未来看,大众一起定价整合的趋势才是更重要的,可能到最后变成人人都是评论家,大众参与,当然权重不会一样而已。
在资本的推动下,中国艺术电商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艺术上的起步甚至超越了全球同行。据多家权威机构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在线电商、艺术众筹、手机端的艺术品累计销售额均为全球第一。在新兴的艺术市场中,一些艺术机构如Hihey、艺客、艺点儿等抓住先机,获得了上亿元的融资。
与此相对应,在艺术市场电商化的趋势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收藏家。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艺术品在线购买与竞拍是欣然接受。丰富多样的艺术品类及超值的售价,加上在线竞拍自身的趣味体验,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与资深藏家参与其中。这种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得艺术家与艺术藏家、艺术爱好者同时获益,这对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有着积极影响。
年度报告要点整理
三大艺术品交易大国
中国第一,交易额为48亿美元,占全球拍卖交易额38%
美国第二,交易额为35亿美元,占全球拍卖交易额28%
英国第三,交易额为21亿美元,占全球拍卖交易额17%
四大城市拍卖成绩
全球艺术市场中的四大城市分别为纽约(交易额为32亿美元)、北京(交易额为23亿美元)、伦敦(交易额为21亿美元)和香港(交易额为11.5亿美元)。
2016年拍卖之最
2016年金额最高的艺术品: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干草堆》;成交额为8150万美元。
2016年金额最高的中国艺术品:元代画家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成交额为3.036亿人民币。
2016年金额最高的当代艺术作品:让-米歇·巴斯奎特(Jean-MichelBasquiat)《无题》;成交额为5730万美元(约合3.73亿人民币)。
2016年全球作品最畅销的艺术家:张大千(作品成交额达到3.55亿美元,总成交量为885件)。
2016年日本最畅销艺术家:草间弥生(作品成交额达到6498万美元,总成交量为512件)。
全球前二十强拍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