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详情

文物艺术品拍卖上的认识误区

经典艺术2017-03-22 15:37:19

拍卖是一种特殊的销售方式,不同于与固定买家之间的定价或议价销售,而是将一些适合拍卖的特殊商品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确定价格和买家。拍卖仅仅是一种销售工具,因其所经营的拍卖品不同而又有形形色色的运作方式细节上的不同。社会上许多人认为拍卖十分神秘和具有魅力,实际上不是拍卖这种手段神秘,而是因为拍卖结果预先未知的神秘感和拍卖品本身的丰富内涵形成的魅力。实际上,因为人们接触拍卖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也常常会对拍卖产生误解。

文物艺术品拍卖能否贴近大众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口号:拍卖要贴近大众,让百姓也能参与拍卖。实际上,拍卖很难做到这一点。拍卖的机制就是经营少而精的商品,也就是拍卖的商品越少越好,单价越高越好。如果拍卖的东西多,单价低,拍卖的成本就会增加,利润率就会下降。因此,当拍卖品资源足够的情况下,拍卖行都会优先选择高价位的物品来进行拍卖。只有当高价位拍品不足时,才会退而求其次去寻找较低价位的拍品。也就是说,走向低价位的大众市场,让百姓都进入拍卖场交易,是拍卖行不得已而为之。

文物艺术品拍卖能否保真

世界上大多数拍卖行都奉行一条成文或不成文的惯例:对拍卖的艺术品、古董及普通旧货不保证其品质,即不承担出现瑕疵的责任。一般而言,拍卖行不是拍卖品的主人,而文物艺术品的品质又参差不齐、千变万化,拍卖行确实无法真正了解拍品的内在品质。同时,因为没有人能亲自看到古代艺术家或工匠的创作或制作的艺术品或工艺品,因此,也就不可能百分之百绝对地认定真品。即便用任何辅助手段鉴定也都会出现误差,鉴定专家之间也会有分歧,除非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艺术家在那里创作或制作。所以,真假鉴定极少能有百分之百的准确,只能根据古董艺术品上携带的各种信息去尽量接近真实。而拍卖企业或古董行对所销售的商品保真是法律上的意义,那意味着要绝对百分之一百的真实,这是很难做到的。拍卖行如果做出保真承诺反而会被认为是在愚弄别人。在拍卖场上,文物艺术品只能凭买家的经验和需要来依质竞价,随行就市。拍卖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拍品的品质和价值,同一样东西,大家都看真看好,价位自然容易竞争上去;相反,大家颇为不看好的赝品、劣质品就不会拍出好价,真假的相对性实际上已经通过价格体现了出来。拍卖确实是文物艺术品的最佳交易方式!

文物艺术品拍卖能否金融化运作

回答是,可以,但有条件。其一,由于文物艺术品的孤品特性,极少有完全相同的艺术品和工艺品(批量工业生产的邮票、钱币等不包括在内),同时,文物艺术品的交易数量也有限,但品种却五花八门、十分广泛,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常备和细分大量鉴定、评估专家,这给金融运作鉴定评估工作带来负担与时间和资金成本。其二,内地一年中几百家企业的拍卖交易量才几百亿元,大多数拍卖品的单价在十万元以下,标的数量少,真品更少,价值通常较低。因而,对文物艺术品实行抵押贷款、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手段运作程序繁琐,成本较高,与土地、房产、股权等大宗项目相比,并不受金融机构欢迎。其三,由于文物艺术品真伪判定上的相对性,鉴定、评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歧,各执一词,很难找到“一锤定音”的裁决者,因此必须由金融机构承担更大的风险,否则就必须找到有实力的鉴定评估机构或拍卖行来分担风险。因此,当今世界上的艺术品金融只有少量、小规模地在运作,而且多是拍卖行本身和极少数银行在经营某些品种的艺术品金融业务。

什么物品都适合拍卖吗

一般来说,只要法律政策许可销售的商品,都能进行拍卖。但那些批量生产、质同价低的商品更适合定价销售;用拍卖方式运作低价同质型商品的成本相对较高,成交价格甚至可能低于定价销售,这样的商品一般不适合采用拍卖方式;此外,许多只是小众兴趣、需求不足的商品,由于竞买人少难以形成竞价局面的商品相对更适于私下议价交易,也不适合公开拍卖。所以,职业拍卖人的价值也许就在于对拍卖品的选择和判断上,因为,准确的判断可以避免无谓的经营。常有人不考虑市场和成本,凭想当然判断和选择拍卖品,以为是创新,但往往会造成场上大量流拍。

文物艺术品适不适合网络拍卖?

目前在内地,如果真假容易判断、价格不高(几万元以下)的艺术品可以尝试进行网拍或微拍。但对于价格较高,鉴定难度很大,需要上手看货的文物艺术品或工艺品,目前网拍则有一定难度。当网拍能够解决预展看货物流邮寄的难题,并且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足够好时,网络是能够承担高价值艺术品的拍卖工作的。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