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 雄关漫道
镜心 设色纸本
134×82 cm
1964年作
进入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经过六年数次长时间的写生之后,在1960年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意即对景写生是釆矿,是搜集素材。冶炼则是把搜集来的素材加以锤炼,进行更高以层次的创作,这须要付出比写生时十倍的努力与艰辛,艺术创造是在釆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冶炼——创作,仅仅完成第一步是不行的。由写生到创作,就是对新山水画意境、主题与民族形式的探索的深化。
论者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创造期,时间大约在1960年——1965年。这个阶段,李可染开始整合各种绘画要素,把构成画面的题材、形象进行典型化处理,逐步形成了“李家山水”中几个重要的经典范式,并于此后屡屡写之。
其中大约出现在五十年代,并于六七十年代屡为李可染抒写的山水类型,即“红色山水”。它作为新中国山水画领域的生发——尤其是20世纪50至70年代——所催生出的红色山水画,可以说是特定的知识性群体(画家)对于建国后这段特定的时代范畴,最直观、最纯粹的思想反馈和文化记忆。从某种程度上讲,更是那个时期人民群众心灵狂想的最佳图像坐标。
红色山水画从题材上讲,可以细分为追忆革命历史、再现政治事件、毛泽东诗意以及革命圣地山水四类。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以1.84亿元释出的《万山红遍》便是此类题材中最为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之一。而将于今春大观夜场中呈现的与前述《万山红遍》同样作于1964年的《雄关漫道》,则堪称李氏红色山水中的又一经典巨制。
李可染 万山红遍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84,000,000
1935年初,红一方面军进入贵州,遵义会议会议之后,于2月上旬进入云南东北部。中旬,红军二渡赤水,下旬攻克娄山关,收复遵义,取得长征以来首次大捷。
雄关漫道 题识
李可染此件《雄关漫道》即取此词下阕意境入画,以三十年前情势,寄写三十年后神思。画家铺纸动笔之时,必定细细审思主席诗词意蕴:上阙即景,下阕抒情;上阙沉郁,下阕激昂;上阙取冷调,下阕取暖色。一比一对之下,凸显词者之乐观主义精神和冷静若定的气魄。
雄关漫道 中景局部
画逾十尺,夕阳由画右进入,残阳映射,普照山崖林莽如血;近山磊落矗立,如丰碑顶立于天地间;得胜之师穿山越岭,猎猎红旗展扬在山麓远峰,如海苍山漫展于远方。
雄关漫道 人物局部
画家排布画中元素,经营画面意境极见深思巧虑:布局中,近景占据画面三分之二,写山写石大开大合,气壮雄强,点照“雄关漫道”词意,远景铺陈苍茫群山,漫漫延延,再和“苍山如海”之抒景;画中设色以墨调和朱膘、赭石,笔调暖意中见沉着厚实,凸显“残阳如血”之意境。
雄关漫道 远景局部
雄关漫道 近景局部
对光源向背处理的微妙变化,在山体块面的明暗及狭道的受光效果上尤见明显,结构规整,笔墨精严,雄奇壮丽,气象万千。纪念碑式的山峰、丹阳暖赭的色调、绵延的苍山、招展的红旗、视险途雄关为坦途的征伍,都传达出诗词中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雄关漫道 山体局部
事实上,以毛泽东诗意为母题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将之作为其时改造中国画的切入点,并成为到今天都可称最为经典的中国画山水范式,既与诗词意境入画的传统相契合,更是时代的独特语境、全新的特质、作用和影像之造就。可以不夸张的说,围绕着毛泽东诗词这一题材进行的中国画创作,足可以勾勒出一部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革命文艺史。以李可染为例,自1959年为中国革命博物馆首次创作《六盘山》一画开始,在六、七十年代,他反复画了大量的主席诗意山水画。以主席诗意为契机,李可染得以打开传统山水画遣词造句的模范,将中国画中不能丢掉却似乎难以融入新时期主流风潮的笔墨骨法、位置营造、气韵意境等等,重新升华,以使之适应并发展。
雄关漫道 人物局部
以本幅《雄关漫道》来看,题材没有限制李可染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发展空间,反而让李可染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所以,雄关漫道、残阳苍山让李可染又有了一次“神思遐接”,从条条框框中拓展出去,将由题材所引发的“形”、“色”处置为种种意象,而将“笔墨意义”与“精神境界”视为根本。犹如新诗,只是不受格律的束缚,同样追求音韵与意境。